新屋貓舍義工團隸屬於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的義工團隊,專注於救助、照護與送養收容所的貓咪。使命是讓每一隻流浪或被遺棄的貓咪,都能獲得安全、健康的生活,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家。給浪貓一個安全的家貓咪在接受...
上週美國國會通過提高舉債上限,債務違約危機暫時解除,加上就業成長強勁,道瓊指數立刻暴漲逾七百點,那斯達克甚至連六紅,創三年多以來最長連漲紀錄,波動率指數(VIX)也下探至近三年來新低。顯見在...
「久號」為財團法人永壽文教基金會運營之教育場域,以推廣生活美學、身心靈成長和親子教育為主軸,提供社會大眾各種自我成長的課程,透過美學、文化、療癒、教育與慈善串起各項不同的共好計畫,打造人與人...
2023蘋果開發者大會推出MR頭盔,穿戴式裝置換代升級的需求,將隨著商用環境開展、降價,並導入AI功能,進而敲開元宇宙大門,蘋果股價創高拉回,何時再轉強,就是蘋概股發酵的時機。去年五、六月遇...
輝達掀起AI旋風,點亮半導體的天空!從NVIDIA產業鏈擴及黃仁勳概念股,未來隨著相關題材不斷發酵,已浮上檯面的與隱藏版概念股都有機會比價輪動,從生成式AI晶片、AI伺服器、組裝代工,到AB...
家事達人楊賢英表示,餐食往往是一個家庭最大的開銷,儘量自己下廚,聰明採買、做好食材管理,在伙食開銷上精打細算,「物盡其用,不浪費就是省大錢!」從家庭主婦搖身成為登上各媒體版面、講座邀約不斷的...
我們站在AI的「iPhone時刻」,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組的各層面AI應用成為投資顯學。AI教父黃仁勳重燃科技股熱情,快跑前進不只勉勵年輕人,對投資人一樣受用。在半導體持續去化庫存的上半年...
蘋果(Apple)、臉書(Meta)、輝達(NVIDIA)、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以及特斯拉(Tesla)貢獻今年美股指數90%漲幅。而台股矽智財股創意、世芯-K...
想買房可不能只憑經驗或直覺,參考簡單的五項房地產景氣指標,判斷當下景氣行情,找出最佳買賣時機點,才不會買在高點令人扼腕。一般人買房總是憑著經驗或直覺,感覺價格合理就下手,對於房市景氣不熟悉,...
文.理善藝聚空間編輯 圖.用心快樂社會企業「用心快樂社會企業」是台灣第一家關心情緒健康的社會企業。創辦人趙士懿得過重度憂鬱症,他深刻了解持續陷入情緒低潮,對未來了無希望的痛苦。因此創辦用心快...
巴菲特押寶日股商社,有穩定收益還可避險,而日股股價淨值比低,日企與美國尖牙股又勤於回購自家股票,廣受市場肯定。台股庫藏股制度行之有年,並沒有吸引更多外資青睞,值得深思。日本股市備受冷落,從1...
●普發六千受惠股 唱給你聽 ●財報績優法人愛 秀給你看前波拉回打亂多頭輪動節奏,但千金股繼三月創意領先創天價後,四月有緯穎與亞德客-KY攻頂,五月由世芯-KY創新高,AI相關的產業創新趨勢...
美元與黃金同為國際儲備、避險工具,兩者具有一定的替代關係,當美元走強,金價受挫下跌,相對的,當美元走弱,金價便上揚。銀行業危機以及美債上限問題,促使美元指數近月表現疲弱,另一方面,聯準會升息...
「慢」是皓硯對待柴燒的態度,需要慢慢的投柴、慢慢的燒著、慢慢的等待,慢慢的感受,不追逐主流紀錄下一點一點與作品之間美好的對話。是不是和生活一樣?走進大地萬變的滋養,試著將柴燒後保留重要本質元...
「究竟是修了多少年的福分,我才能夠在此刻享受如此的尊榮呀!」這是筆者參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國家音樂廳舉行101年校慶音樂會前餐會有感而發的感受,持續十年出席這個活動,第一次感受到那麼強烈,可...
美國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9%,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2.3%,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26.4萬人,為2021年十月以來最高申請人數,近期經濟數據放緩的現象,對聯準會(F...
上周很政治,WHA世界衛生組織開會、520蔡總統最後一次就職演說、G7領袖高峰會等撞在一起,加權指數也終於走出「五月賣股走人」的華爾街諺語的陰霾,趁著5月17日的台指期月最後結算日的機會拉高...
未來十年印度勞動年齡人口將超過十億,過去一年印度製造的iPhone,出口規模年增四倍,而根據蘋果的目標,未來將有四分之一的iPhone是印度製造,在印度插旗的台廠供應鏈可望受惠。蘋果繳出一份...
生前贈與和遺產都要及早規劃,避免後代負擔沉重的稅務,造成莫大的遺憾與困擾,更是保障晚年生活、小孩不爭產的唯一法門。父母生前贈與沒做好,身故後,孩子被遺產稅追著跑。一位身家上億的八旬老翁,身體...
台股加權指數5~6月表現不差,近7年有5年上漲,520行情值得期待。軍工、新能源以及生技等政策三大指標產業,今年已大放異彩,未來哪些個股還有機會?而第二季以來生龍活虎的中小型股,仍是內資最愛...
生技產業是下個護國神山?2021年疫情肆虐下,各國政府大力投入新藥研發,以及開發疫苗,連帶使得醫療產業蓬勃發展,我國醫療技術獨步全球,唯獨生技產業裹足不前,政府2021年通過《生技醫藥發展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