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上班族打電腦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06:00)
  •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醫籲:高危族群勿輕忽 (13:52)
  • 桃醫切除罕見惡性腫瘤 展現醫療團隊實力 (13:09)
  • 鐵皮屋環境悶熱變殺手 醫示警:熱傷害不處理恐致命 (07:00)
  • 成大醫院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新里程 (16:14)
  • 綠色通道緊急啟動! 光田醫師10小時成功搶命主動脈剝離患者 (15:08)
  • 氣溫持續上升 醫師提醒消暑防熱傷害 (11:28)
  • 廚師患類風濕關節炎誤認「不會痛就沒事」 醫提醒:無聲無息破壞中 (12:48)
  • 桃療心理師呼籲留意青壯年的無聲求助 共同接住每個脆弱時刻 (10:58)
  • 天熱容易好發橫紋肌溶解症 醫師:補充水分 (13:06)

上班族打電腦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5-07-05 06:00

45歲陳姓上班族,因工作需要長期打電腦,數月前發現右手按滑鼠時手會麻,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甚至沒力氣去抓握東西。睡覺時翻身,會感到手腕處有微微電流甚至被電醒。向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中醫部吳晉廷醫師求助,經4週針炙治療...

健康頻道

先治療心律不整再手術 91歲嬤置雙膝後能深蹲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5-04-23 13:35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5-04-23 13:35

年已91歲、長年務農的阿嬤,雙膝關節嚴重退化,去年底開始痛到幾乎不能走,每個禮拜都到診所打止痛針,卻都沒有效果,每天痛到唉唉叫,由於她罹患三高還心律不整,擔心手術有風險,家人起初不願意讓她置...

區錦豪醫師

維生素D缺乏 醫:隱形的健康危機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4-23 07: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4-23 07:00

維生素D被稱為「陽光維生素」,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維持骨骼健康,並在免疫調節、肌肉功能與全身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郭綜合醫院區錦豪醫師指出,現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且往往毫無自覺,這種「隱形的...

鼻竇炎併發隔膜前(眼眶周圍)蜂窩性組織炎,病童右眼下眼瞼明顯紅腫。

男童感冒後右眼紅腫、疼痛竟是併發嚴重感染 醫緊急治療後恢復健康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4-23 06:0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4-23 06:00

9歲男童感冒後,原本已逐漸改善的鼻塞、流鼻涕症狀突然加重,右眼更出現紅腫、疼痛的情形。家屬起初帶他至眼科診所就醫,但病況惡化,右眼腫脹範圍擴大且疼痛加劇,隨即轉往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急診就醫...

婦掛急診意外發現急性腦中風 創新取栓手術成功搶救腦細胞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4-22 16:10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4-22 16:10

日前72歲資深藝人廖峻在家中被發現癱軟床上意識不清,緊急送醫後經判定是腦溢血,目前在加護護病房治療中,由於是第3度中風,病情讓人擔憂。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王景益醫師二十二日表示,在急性中風類...

嬤心臟沒力「虛累累」憂手術風險高 體外反博治療神助攻找回好體力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2 12:2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2 12:20

84歲黃阿嬤飽受胸痛胸悶所苦,走兩步就氣喘吁吁,近來多在客廳活動,就醫檢查發現阿嬤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心室射出率也低到僅20%,是典型心臟衰竭症狀,只是考量年事已高,貿然手術風險偏高,...

血糖機搭配24小時血糖監測.一個月血糖竟然來到正常值。

靠連續血糖監測 糖尿病患者一個月恢復正常值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4-22 10:36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4-22 10:36

一名約70歲阿姨,已是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必須吃三種血糖藥。再加上打兩針的長效的胰島素,刻意控制血糖,甚至都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但是,糖化血色素還是比正常值約7已達到10。求診中國...

白天疲憊夜晚卻難眠 醫: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4-21 16:14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4-21 16:14

現代人普遍面臨白天精神不濟、夜晚難以入眠的問題。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指出,許多民眾忽略了「睡眠衛生」的重要性,其實良好的睡眠習慣是改善睡眠品質的關鍵第一步。盧泰潤醫師解釋,「睡眠衛生...

醫生說明。林重鎣

5旬男偏頭痛30年 大枕神經注射術讓他重獲新生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1 12:43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1 12:43

對長期飽受偏頭痛所苦的民眾來說,每一次發作都是一場難以言喻的折磨,現年53歲的林先生便是其中一位。30年來偏頭痛如影隨形,必需靠止痛藥度日,長期下來更引發了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使情況雪上加霜...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驚見肌少症上身 醫警告:非老人專利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1 12:4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1 12:40

今年才剛升格當阿嬤的「阿珠姨」發現自己才爬上二樓就喘得不行,甚至「連孫子都快抱不起來」,日前散步時還突然腳軟癱摔在地,子女不放心陪同就醫,才驚覺竟患有「肌少症」,讓她頻頻詢問醫師「我真的老了...

車禍後顏面骨重創 正顎手術恢復咬合功能並找回自信和容貎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1 10:49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4-21 10:49

38歲的余先生半年前因車禍導致顏面嚴重骨折,上排牙齒幾乎全數脫落,無法咬合與咀嚼,只能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曾多次到牙科診所諮詢植牙,但因上顎骨過度後縮而無法進行。余先生後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

▲高醫兒科團隊首創人工智慧情境教室,精準診斷過動症。

高醫兒科團隊首創人工智慧情境教室 精準診斷過動症

記者許高祥/高雄報導
2025-04-20 10:41
記者許高祥/高雄報導
2025-04-20 10:41

注意力不集中合併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之神經行為疾病,發生率約有6-7%,目前ADHD的診斷與嚴重程度的評估,只能依賴臨床觀察,臨床上常使用的SNAP-IV量表,有時候會因為觀察者(父...

周莒光醫師(右)送上禮物,祝福邱小姐終於康復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嘉基醫院提供

亞洲首創內視鏡縫線技術 嘉基成功修補頑固食道穿孔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5-04-18 20:44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5-04-18 20:44

內科部副部主任張力仁醫師、副院長劉中賢、院長陳煒、邱小姐、周莒光醫師、副院長楊正三、內科部部主任洪培豪、內視鏡室主任蘇昶昭、組長呂明輝(左至右)/嘉基醫院提供嘉義基督教醫院在微創醫療領域再創...

曾文杰醫師為患者評估拉提療程。

母親節送禮醫美超夯 埋線拉提成熱門諮詢選項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4-18 11:1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4-18 11:13

母親節將至,如何獻上觸動媽媽心弦的祝福?當蛋糕、花束、保養組已成為安全牌,越來越多子女開始尋求能帶來深刻體驗的禮物。其中,為媽媽預約一場客製化的醫學美容,讓她重拾青春光彩與自信,成為時下蔚為...

跌倒後手腕劇痛      小心是手腕骨折

跌倒後手腕劇痛 小心是手腕骨折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4-18 06:00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4-18 06:00

銀髮族常見傷害需及早復健重拾自理力,台灣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長者因跌倒導致骨折的情形也越來越多,其中以「遠端橈骨骨折」最為常見。這類骨折好發於跌倒時以手掌撐地,導致靠近手腕的橈骨斷裂。七十歲...

拖延就醫成乳癌四期 精準醫療與跨科整合提升治療成效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4-17 15:26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4-17 15:26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發佈的癌症登記數據,民國111年乳癌確診人數達19,756人,其中確診為第四期的患者,約佔7.44%;第三期患者佔7.99%;而第二期患者則占31.74%,為比例最高的族群...

男走路看手機 跌倒撞斷胸骨劇痛難耐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5-04-17 15:10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5-04-17 15:10

58歲的蕭先生跌倒,胸部中間處正巧撞上硬石,痛叫一聲昏倒,醒來後痛徹心扉,連呼吸都爆痛,確診為臨床上少見的胸骨骨折。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表示,位於胸部正中間的胸骨很硬,一旦骨折非常痛,...

心臟開刀後成蒟蒻男 體外震波治療重振雄風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5-04-17 13:55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5-04-17 13:55

一名50多歲的男子,因頻尿、夜尿,到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就診,醫師檢查發現有輕微攝護顯肥大,治療一個多月逐漸改善。日前,他害羞的跟醫師透露,自己曾經做過心臟繞道手術,手術後體重飆升,胖到生殖器...

壯男遊越南染類鼻疽菌截肢 裝上義肢努力復健展現超強意志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5-04-16 16:51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5-04-16 16:51

一名40多歲男子,去年到越南旅遊,回國後因右胸疼痛且發燒,到某區域醫院就醫未查出病因,之後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求助,員榮醫療副院長、胸腔內科涂川洲醫師診治,患者因肺部發炎收治住院,但病情惡...

直腸癌新療法 「完全術前放化療」助腫瘤消失免開刀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4-16 16:03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4-16 16:03

67歲的林女士在半年前接受癌症篩檢時,發現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起初未加留意,直到出現血便症狀才至成大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確診為「低位直腸癌」,腫瘤距離肛門僅3公分。大腸直腸外科詹仁豪醫師...

醫師透過超音波影像導引,把電極針插入腫瘤,利用無線射頻熱能,凝固並壞死腫瘤組織。

上班族頸腫瘤近四公分 消融術除病灶保留器官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5-04-16 13:33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5-04-16 13:33

台中一名粉領上班族隱約發現脖子有個腫塊,但恐懼手術又怕會留下疤痕,只能暫時隱忍,直到親友聚會時追問脖子的明顯腫塊,才緊張地趕到台中慈濟醫院求診。耳鼻喉部醫師張展榕透過超音波檢查,確定腫瘤已大...

  • 6
  • 7
  • 8
  • 9
  • 10

推薦新聞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醫籲:高危族群勿輕忽

2025-07-04 13:52

廚師患類風濕關節炎誤認「不會痛就沒事」 醫提醒:無聲無息破壞中

2025-07-01 12:48

天熱容易好發橫紋肌溶解症 醫師:補充水分

2025-06-30 13:06

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藍亦倉醫師建議,可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戒菸資源。

田徑選手以為抽菸很酷 戒菸後成功找回青春活力

2025-06-26 10:48

不少人喜歡手部舉高睡覺恐影響神經受損。(南投醫院提供)

睡覺總是手高舉過頭 醫:長期恐造成神經損傷

2025-06-24 13:44

家醫科醫師們提醒,高風險族群別忘了施打第二劑JN.1新冠疫苗,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新冠疫情中老年住院人次仍攀升 醫籲3類高風險族群盡快施打第2劑疫苗

2025-06-20 21:30

圖說:呂紹宇醫師提醒,疫苗需要時間才能建立足夠的保護力,民眾應特別留意接種時程。

流感合併細菌性肺炎 醫師:接種疫苗可降低併發重症風險

2025-06-09 15:10

端午節常見的粽子配料,如香菇、滷花生、蝦米等,雖美味卻多屬於高嘌呤食材。

這些粽餡潛藏高痛風負擔 醫籲:高風險族群慎食

2025-05-29 13:33

新生兒醫療團隊的堅持守護早產兒生命,讓嬰兒可以快樂健康長大。圖/彰基醫院提供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2025-05-21 16:47

空頭雖遲但到!專家預言「這時間」股房進入脆弱時刻:準備好現金

空頭雖遲但到!專家預言「這時間」股房進入脆弱時刻:準備好現金

熱門新聞

  • 鐵皮屋環境悶熱變殺手 醫示警:熱傷害不處理恐致命

    2025-07-04 07:00

  • 桃醫切除罕見惡性腫瘤 展現醫療團隊實力

    2025-07-04 13:09

    / 2
  •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醫籲:高危族群勿輕忽

    2025-07-04 13:52

    / 3
  • 上班族打電腦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2025-07-05 06:00

    / 4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