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大考壓力山大 rTMS與生理回饋治療助考生穩定發揮、自信迎戰考試 (12:17)
  • 上班族打電腦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06:00)
  •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醫籲:高危族群勿輕忽 (13:52)
  • 桃醫切除罕見惡性腫瘤 展現醫療團隊實力 (13:09)
  • 鐵皮屋環境悶熱變殺手 醫示警:熱傷害不處理恐致命 (07:00)
  • 成大醫院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新里程 (16:14)
  • 綠色通道緊急啟動! 光田醫師10小時成功搶命主動脈剝離患者 (15:08)
  • 氣溫持續上升 醫師提醒消暑防熱傷害 (11:28)
  • 廚師患類風濕關節炎誤認「不會痛就沒事」 醫提醒:無聲無息破壞中 (12:48)
  • 桃療心理師呼籲留意青壯年的無聲求助 共同接住每個脆弱時刻 (10:58)

大考壓力山大 rTMS與生理回饋治療助考生穩定發揮、自信迎戰考試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5-07-07 12:17

每年六至七月是全台各級學校學生的大考季節,從學測、指考到期末考,龐大的課業壓力讓不少學生出現焦慮、失眠、情緒低落甚至恐慌等問題。根據臨床觀察,這類考前情緒困擾,若未及時處理,常導致考生表現失常,影響升學及自信心。...

健康頻道

肋骨斷裂易發生挫傷陷阱 醫:嚴重者可能發生氣胸、血胸

地方中心/彰化報導
2024-06-14 04:35
地方中心/彰化報導
2024-06-14 04:35

71歲的張女士日前騎機車自摔送醫,急診醫師及骨科醫師分別診斷左胸1根及2根肋骨斷裂,服藥休息,應會慢慢癒合,但她還是很痛,最後轉看胸腔外科發現斷裂7根,經微創手術才解痛。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創...

逾60歲每百人有4人心房顫動 醫籲及早就醫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13 06: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13 06:00

隨著天氣忽冷忽熱,人體生理調節能力受到挑戰,心房顫動患者更應提高警惕。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內血液流動不暢,進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至腦部,可能引發栓塞性中風,帶來致命危機。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

量血壓示意圖(圖/資料照片,圖源:Pixabay)

三高慢性病佔十大死因一半 4至7成民眾不自覺三高異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12 13:2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12 13:21

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三高慢性病共奪走69,400人生命,且中央健康保險署111年醫療費用支出最高的前十大疾病,第一名為腎臟疾病、第三、四、六、七名分別為糖尿病、高血壓性疾...

李浩銘醫師表示,出現腹股溝不適或腫塊的情形,應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避免病情惡化。

腹股溝疝氣合併腸嵌頓 腹腔鏡排除病變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12 10:43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12 10:43

57歲男性近一年來反覆出現左側腹股溝膨出的情況,起初因繁忙工作未就醫僅自行推回。然而,某日腹股溝腫塊急遽增大如排球一般,已無法自行將內容物推回。就醫後經醫師診斷罹患腹股溝疝氣合併腸嵌頓,該男...

林暄婕醫師提醒,糖尿病病人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控制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男子糖化血色素高達13.1%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12 10:42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12 10:42

45歲的趙先生因業務需求時常需聚餐應酬,平時又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近日覺得騎車時看路標越來越吃力,甚至看到馬路上的線條還出現扭曲變形的異樣。趙先生趕緊到眼科診所就診,發現眼底出血,診所緊...

亞東醫院創傷科夏肇聰醫師說明漏斗胸患者接受微創納氏(Nuss)漏斗胸矯正術的情形。

高一女孩漏斗胸 微創手術自信挺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12 10:09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12 10:09

一名女高一學生從小就患有漏斗胸,跑步時會有輕微的喘,脊椎側彎及駝背情形非常嚴重,尤其到了體育游泳課,讓她非常的自卑,在接受微創納氏(Nuss)漏斗胸矯正術治療後,手術完成當天就有明顯改善凹陷...

支氣管擴張症 醫:正確診斷、適當醫療讓病友過上更好生活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12 06: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12 06:00

長期遭受咳嗽、濃痰困擾的患者,卻發現一般的治療怎麼也看不好,郭綜合醫院加護中心主任、胸腔內科陳主光醫師表示,像這樣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專業的胸腔科醫師幫忙,做正確鑑別診斷,加以適當的治療。...

婦患十二指腸癌「每天暴瘦1公斤」 妙手醫保3臟器助享健康人生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4-06-11 13:16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4-06-11 13:16

張婦2年前因連續數週出現嘔吐、頭暈、血便症狀,還吐到脫水「每天暴瘦一公斤」,輾轉治療都未好轉,直到掛急診胃鏡檢查時醫師決定「看深一點」,才發現病因竟是12指腸被腫瘤堵住,旋即轉外科醫師手術切...

右三為院長陳自諒。左三為副院長阮春榮。

中醫大新竹附醫引進3.0T磁振造影儀 縮短檢查時間精準診斷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11 10:34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11 10:34

中醫大新竹附醫引進美國超導磁振造影設備SIGNA™ Architect 3.0T,為患者提供早期發現疾病並診斷,提升影像品質和疾病檢出準確度,快速成像速度縮短患者檢查時間,舒適的設計讓病患有...

醫生說明。林重鎣

7旬翁抗肝癌後未追蹤20年後復發 免疫療法+好神刀縮小腫瘤保命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4-06-07 08:2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4-06-07 08:20

72歲張姓老翁20年前曾罹患肝癌,治療後抗癌成功,但近年來他疏於回診追蹤,結果年初發現嚴重黃疸症狀,皮膚「宛如橘子一樣黃」,就醫檢查後,腫瘤已經長到7公分,還阻塞住膽囊管及肝門靜脈,外科切除...

咖啡加奶如何選 營養師解密:牛奶、奶精、煉乳選擇攻略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07 07: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07 07:00

喝茶或喝咖啡時,很多人喜歡加入牛奶、奶精或煉乳來增添風味,這些添加物在健康方面有何不同?該如何選擇才能既滿足口感又不影響健康呢?台南市立醫院詹蕥顄營養師建議,選擇天然鮮乳避開含氫化植物油的人...

快樂健康過端午 佳里奇美醫院推全食低碳料理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4-06-06 23:22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4-06-06 23:22

為協助民眾快樂健康過端午,佳里奇美醫院營養科團隊以在地養殖虱目魚為主菜,推出泰式打拋虱嚐魚腹粽、Q皮膠原玉帶翠綠捲、好運有餘鮮甜龍骨湯等3道全食低碳料理。黃盈真營養師說明指出,建議民眾優先選...

大林慈濟腫瘤中心副主任、一般外科林俊宏醫師分享「認識HER2弱陽性與最新治療策略」/大林慈濟提供

關懷乳癌病友 大林慈濟提醒均衡飲食加運動、定期追蹤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4-06-06 19:23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4-06-06 19:23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昨(5)日舉辦乳癌病友會,邀請醫師、營養師及花藝設計師,分享乳癌治療最新發展及飲食照護,並帶領病友及家屬們手作無重力多肉球,療癒身心。大林慈濟表示,根據民國110年中...

台灣攝護腺癌盛行率急遽上升 應及早諮詢醫師並接受必要檢查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06 07:4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4-06-06 07:40

攝護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在世界流行病學上成為男性日益普遍的癌症。成大醫院泌尿部林琨哲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每8位美國男性就有一位面臨攝護腺癌,而台灣攝護腺癌盛行率急遽上升,每年有超過4...

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右)十年不懈努力,為雙腎切除的林先生(左)尋找長期低血壓解方,兩人培養出濃厚醫病關係。

過動藥治透析低血壓 陳一心研究造福全球洗腎病友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4-06-05 12:58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4-06-05 12:58

「陳醫師,拜託救救我兒子!」病人母親的悲切呼喚,牽動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十年不懈努力,尋找解決雙腎切除病人長期低血壓的解方,發現治療過動症藥物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

葉姓患者送花感謝醫護團隊(右一急診部魏智偉主任 右二高壓氧中心 紀筱楨技術員 右三吳肇鑫副院長 左一葉媽媽 左二葉先生 左三高壓氧中心吳繼瑩主任 )。

遲發性神經病變喪失自理能力 高壓氧治療重獲新生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4-06-05 12:53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4-06-05 12:53

47歲葉姓男患者,去年年底因天氣寒冷,獨自在密閉空間用火爐燒炭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被家人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搶救治療,住院五天即康復出院。但出院一個月左右,竟然出現意識改變、無法言語、走路...

解胃酸逆流之苦 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可精準揪出病因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4-06-05 10:44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4-06-05 10:44

根據2020年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資料統計,平均每3人中就有1位罹患胃食道逆流,顯見胃酸逆流是國人心口的痛。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緊張的生活步調和高壓的工作環境是造成國人罹患...

林瑞媛營養師解說

端節食粽不放縱 餐盤六口訣吃的健康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05 10:4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4-06-05 10:40

迎接端午節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粽子更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美食。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兼顧健康,成了現代人關心的議題。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科林瑞媛營養師建議民眾...

左起蔡司視力保健部總監周信成、藝人亮哲、Padmaja Sankaridurg 教授、豐原大學眼科執行院長徐浩恩醫師、大學光學光學事業處長吳宏彥。(圖/蔡司提供)

兒童視界危機! 世界眼科權威亮出數據提出倡議,維護孩子世界的絢爛多彩!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04 18:06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06-04 18:06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小朋友在國小一年級新生就有 19.8%的近視率,到了小六時更有 70.6%的學童近視。更有國內調查指出,6 至 15 歲的學童有高達 90%近視超過 100 度。年紀...

食不下嚥如鯁在喉 元兇竟是食道癌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4-06-03 11:02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4-06-03 11:02

59歲的張先生從事營造業工作,由於工作任務繁重,因此菸、酒和檳榔幾乎樣樣都來,久而久之產生了吞嚥疼痛及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起初依靠服用止痛藥或成藥症狀還有所改善,直至近日又再度產生吞嚥困難的症...

  • 36
  • 37
  • 38
  • 39
  • 40

推薦新聞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醫籲:高危族群勿輕忽

2025-07-04 13:52

廚師患類風濕關節炎誤認「不會痛就沒事」 醫提醒:無聲無息破壞中

2025-07-01 12:48

天熱容易好發橫紋肌溶解症 醫師:補充水分

2025-06-30 13:06

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藍亦倉醫師建議,可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戒菸資源。

田徑選手以為抽菸很酷 戒菸後成功找回青春活力

2025-06-26 10:48

不少人喜歡手部舉高睡覺恐影響神經受損。(南投醫院提供)

睡覺總是手高舉過頭 醫:長期恐造成神經損傷

2025-06-24 13:44

家醫科醫師們提醒,高風險族群別忘了施打第二劑JN.1新冠疫苗,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新冠疫情中老年住院人次仍攀升 醫籲3類高風險族群盡快施打第2劑疫苗

2025-06-20 21:30

圖說:呂紹宇醫師提醒,疫苗需要時間才能建立足夠的保護力,民眾應特別留意接種時程。

流感合併細菌性肺炎 醫師:接種疫苗可降低併發重症風險

2025-06-09 15:10

端午節常見的粽子配料,如香菇、滷花生、蝦米等,雖美味卻多屬於高嘌呤食材。

這些粽餡潛藏高痛風負擔 醫籲:高風險族群慎食

2025-05-29 13:33

新生兒醫療團隊的堅持守護早產兒生命,讓嬰兒可以快樂健康長大。圖/彰基醫院提供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2025-05-21 16:47

中颱丹娜絲來襲!全台7/7停班停課一次看

中颱丹娜絲來襲!全台7/7停班停課一次看

熱門新聞

  • 上班族打電腦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

    2025-07-05 06:00

  • 大考壓力山大 rTMS與生理回饋治療助考生穩定發揮、自信迎戰考試

    2025-07-07 12:17

    / 2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