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科門診鎮靜 睡醒一口蛀牙治好了
一名2歲多的小朋友,每晚都有喝牛奶的習慣,卻沒有做好潔牙;日前牙齒腫痛就醫發現,全口齲齒多達18顆,還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必須緊急根管治療,但當時居住國外要等好幾個月。所幸,家長把孩子帶回台灣,透過門診鎮靜(舒眠麻醉),只需一次治療,全口齲齒都治療好了。
兒童牙科專科醫師李昀表示,過去幼童進行全口齲齒治療,最常使用束縛板或全身麻醉來進行。但是,使用束縛板對小朋友心理壓力很大,且需分次完成治療;全身麻醉治療,小朋友必須進入開刀房插管,治療後在恢復室等待甦醒,可能出現分離焦慮感,容易躁動、哭鬧。而門診鎮靜只要一次治療約2至3小時即可完成,讓看牙如同睡一場好覺,睡醒了,一口蛀牙就被治療好了。
「醫生,我孩子做兒童牙科門診鎮靜安不安全呢?」這是許多家長的疑問。麻醉專科醫師蘇百川指出,美國小兒科學會(AAP)及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AAPD),今年(2016年)7月聯合發表門診鎮靜新準則,針對深度鎮靜的安全執行,提出最新的指引包含3大部分:第一,人員部分,須由專門的鎮靜醫師搭配合格的協助人員執行,考量到台灣的現實狀況,須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並由合格的麻醉護理師輔助;第二,安全監測設備,除了基本的心電圖、血氧監測器、呼吸次數以及血壓之外,並新增潮氣末期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器、呼吸音監測器為必備的監測項目;第三,完整的麻醉團隊及緊急處理應變計畫。
高階的安全監測設備是門診鎮靜過程,非常重要的一環。蘇百川醫師舉例,市面上如果只是用血氧濃度監測器作為幼童呼吸狀況的監測,會延遲3至5分鐘,才能反映幼童呼吸發生改變。但是在門診鎮靜中導入這些高階的安全監測設備,例如潮氣末期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器、呼吸音監測器,就可以將反應時間縮短在5至10秒鐘內便偵測到幼童的呼吸變化,以便及早進行呼吸道的處置。
如何進行門診鎮靜呢?蘇百川醫師說明,門診鎮靜是透過點滴靜脈施打麻醉藥物,牙科醫師利用局部麻藥,讓幼童處於中度鎮靜狀態。在開始執行前,麻醉醫師團隊會先與小朋友以玩遊戲、變魔術等方式降低戒心,同時在手或腳部敷局部麻藥以降低打點滴的疼痛感,另外給予飲用鎮靜藥水,等待10到20分鐘,小朋友便會處於「茫茫」的狀態,才會著手進行牙科治療,考量了身心靈等各方面,能夠培養日後兒童正向看牙的態度。
蘇百川醫師強調,相較於全身麻醉的方式,門診鎮靜的麻醉藥物使用量較少,在最少麻醉藥物狀態下完成牙科治療,幼童可以維持自主呼吸,不需要插呼吸管,即可在牙科門診進行,恢復時間較快、也沒有噁心嘔吐、喉嚨疼痛等副作用。
李昀醫師表示,門診鎮靜治療適合2至6歲的健康小朋友,尤其對懼怕看牙、早發性齲齒、需根管治療、牙齒斷裂、上顎多生齒或久居國外者。他提醒家長,幼童進行門診鎮靜前2星期不能有嚴重感冒症狀,若有先天性心臟病、難控制的氣喘、特殊代謝性疾病如唐氏症等,都須由麻醉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門診鎮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513/view/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513/view/更多健康資訊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