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平醫師。
「暑假是小兒內分泌科的看診旺季,求診個案至少較平時增加兩成。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任蔡立平說, 平日親友們言談間察覺孩子的生長問題,但苦於上課不方便看診, 反而利用暑假來就診。通常小兒內分泌的求診個案多跟身高、 體重或青春期發育等因素有關, 尤其是個矮的求診者幾乎佔門診個案的6、7成。
「如果都沒治療,男孩這輩子可能長不到160公分!」 蔡立平醫師曾收治一名國中男生,就醫時身高僅135公分, 且對照國健署生長曲線,發現男孩身高位在全國同年齡孩子的後3% ,需進一步檢查釐清身高落後原因。經生長激素刺激檢測, 男孩證實是生長激素缺乏,可申請健保給付的生長激素治療。 男孩連續治療4.5年後,身高已追上同年齡孩子的平均身高。
蔡立平醫師補充,門診有不少個案都是屬於瘦小型案例, 明明已經上國中,但外觀看起來卻像小學生。蔡立平醫師說, 若排除疾病因素,這類瘦弱型孩童都有個共同特性,就是「挑食、 吃飯速度慢、吃飯不專心」, 建議家長可觀察家中孩子是否有以下習慣,及早導正孩子飲食習慣:
挑食:嚴重偏食,只吃固定食物,正餐吃很少、甚至不吃, 都可能影響孩子成長,整體熱量一定要夠,雞蛋、 牛奶或大豆等優質蛋白質都是很好的營養攝取來源;吃飯速度慢: 愛吃不吃、一口飯可以放在嘴裡很久不吞、 一頓飯可以花1小時以上;吃飯不專心: 很容易被周遭的事情干擾到飲食,甚至無法坐定吃飯。
此外,暑假期間孩子容易成天待在家看電視、打電動, 不僅作息不正常且運動量也不足,恐成為長高絆腳石。 蔡立平醫師解釋,通常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是午夜12時至凌晨2時, 若孩子晚睡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量, 建議孩子應在晚間10時前就寢。此外, 充足運動量也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建議家長不妨讓孩子多做戶外運動, 每天至少連續運動半小時至1小時,讓運動變成一種習慣, 才有助於生長。
蔡立平醫師提醒,影響長高的因素很多,飲食、睡眠、 運動三要素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蔡立平醫師建議家長平時可多觀察孩子生活及飲食習慣, 避免不利孩子生長發育的負面條件;此外, 若察覺孩子半年長高不到2公分,或參考國健署「生長曲線」 發現孩子身高低於全國同齡孩子的3%,應儘速就醫檢查, 以免延誤孩子一生的長高發育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