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氣冷颼颼 景氣寒冬之下的雙11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11-10 19:30

「雙11」,年度消費盛宴,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各大電商平台搶客、消費者撿便宜的最佳時機,不過根據《中國新聞周刊》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今年中國受到動態清零政策與持續低迷的經濟條件影響,有接近40%的民眾大砍消費預算。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指出,去年雙11營收數據,中國電商天貓交易額高達新台幣2.3兆元,但今年疫情封控嚴重衝擊中國勞動市場,民眾就業深陷高度不確定性,不但縮減開支,購物也傾向更加謹慎。一名上班族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無奈表示,「誰知道我什麼時候會丟了工作,別無他法,只能存更多錢好讓自己有安全感。」

理財周刊主筆林修峰指出,若從中國股市來看,反應消費市場的大消費概念股如貴州茅台、五糧液、白酒股等連月重挫,反應今年買氣確實略遜往年,從雙11前的預購活動中也發現民眾的購物習慣出現移轉,從服飾品、藥妝品與奢侈品轉向生活必需品,如暖氣、冰箱等家電用品。

林修峰表示雙11是重要指標,反應明年市況,今年受疫情封控影響, 中國GDP從市場預測的5%下修至3.6%,從今年消費市場的消費力來看,預估明年大陸國內經濟動能將走緩。

台灣電商業者同樣掀起雙11戰火,momo富邦媒去年11月合併營收122.33億元,年增32.04%;網路家庭PChome合併營收為56.08億元,今年受到通膨影響,加上沒有消費券等政策紅利,業者坦言消費者在購物時變得更為謹慎。

此外,根據關務署統計,去年雙11檔期的快遞進口貨物報單件數為619萬件,今年受通膨影響,下半年快遞貨物件數明顯較去年同期減少,關務署預估今年11月整月件數將落在520萬到570萬件之間,可能無法突破去年盛況。

儘管買氣冷颼颼,雙11購物節做為各大電商平台的主戰場,業者一改過往以衝銷售的核心消費策略,開始注重消費者體驗,優化支付順暢度、物流速度、售後服務等環節,就怕一個環節沒做好,就可能失去消費者的青睞。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