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注意!躁鬱症悄悄來襲 首波發病高峰期落在17歲!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10-27 15:30

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在台推估患者人數逾6萬9,594人。台灣精神醫學會蔡長哲理事長指出,躁鬱症因為情緒失調,許多人常與憂鬱症混淆,而躁鬱症的特點,是躁鬱症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鬱症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等。值得一提的是,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

邀 請 民 眾 認 識 了 解 躁 鬱 症 症 狀 , 以 利 早 期 發 現 治 療 , 也 呼 籲 躁 鬱 症 患 者 持 續 接 受 治 療 , 勿 擅 自 停 藥 。 

▲邀請民眾認識了解躁鬱症症狀,以利早期發現治療,也呼籲躁鬱症患者持續接受治療,勿擅自停藥。

˙躁鬱症有三大高峰發病期 巡迴講座鎖定青少年推廣認知打造友善環境

蔡長哲指出,躁鬱症發病平均年齡為20-30歲,國外一項研究分析1萬3626名躁鬱症患者發現,躁鬱症的發病年齡有三大高峰,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而早於21歲發病的患者有著更高比例,會有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自殺及雙向情感障礙快速循環的狀況,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相當重要。為推廣青少年間的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28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

˙躁鬱症勿自行停藥 復發次數與後續症狀緩解成反比

躁鬱症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林建亨醫師指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躁鬱症主要有兩大類治療藥物,一類是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另一類則是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相關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

˙長效針劑助持續治療關鍵 疑似症狀建議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合適給藥方式

而治療藥物的選擇眾多,如何協助患者找到願意持續服用藥物的治療方式,對於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的影響。林建亨表示,躁鬱症藥物的給藥方式分為口服及長效針劑兩種,患者必須持續天天服用來維持血中濃度,才能讓藥物持續發揮作用;新一代長效針劑,最長能採每月一次的注射方式,對於容易漏藥的患者而言,是較能穩定維持藥物濃度的治療選項,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而言,持續接受長效針劑注射可預防病情復發。

蔡長哲與林建亨共同呼籲,躁鬱症並不可怕,希望社會各界能給患者多一些友善包容,若出現前述症狀,自覺可能罹患躁鬱症,應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並儘早開始接受治療,出現副作用是也別輕言放棄,而是加強醫病溝通,調整藥物或劑量,穩定接受治療才能降低後續復發所帶來的相關問題。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