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豪雨與停電災情,造成部分地區積水、淹水與環境污染,沿海地區多處魚塭因電力中斷而導致魚體死亡。如何落實災後防疫,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提出3大重點措施,建請民眾重視,確保個人與家人的健康。
衛生局表示,3大重點措施分別為一、清理環境時務必做好個人防護,預防皮膚與呼吸道感染。二、注意飲水與食物衛生,降低腸道傳染病風險。三、落實手部清潔與日常消毒,守住防疫最後一道防線。
衛生局表示,清理環境時務必做好個人防護,風災後進行清掃作業時,切勿赤腳或僅穿拖鞋於積水、泥濘中行走,建議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並配戴防水手套與口罩,避免遭利器刺傷或吸入病菌塵土。提醒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慢性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應提高警覺,減少接觸受污染水體,以防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破傷風等疾病。
衛生局表示,注意飲水與食物衛生,若蓄水池或飲水設備受汙水影響,應先清洗消毒再行使用,務必將水煮沸後再飲用。泡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應丟棄勿食,避免食物中毒。災後廚具與餐具可透過煮沸或以市售漂白水40cc加10公升清水稀釋浸泡,再以清水沖洗乾淨,確保衛生安全。
衛生局表示,落實手部清潔與日常消毒,清理環境或處理食物前後,應確實洗手,遵守濕、搓、沖、捧、擦等5步驟。如遇限水或暫時停水,可改用含酒精濃度60%至95%的乾洗手液代替。周圍環境可使用稀釋漂白水進行清潔消毒,防範細菌與病毒滋生。若自來水恢復供應後仍有混濁或異味,請立即聯繫自來水公司處理。
衛生局呼籲處理魚體與災後環境時,務必穿戴防護裝備,避免直接接觸腐敗魚肉與水體,勿食用來路不明或已腐敗的水產品。請民眾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腹瀉、發燒、皮膚紅腫或群聚性腸胃不適等疑似症狀時,應儘速就醫或通報衛生單位,及早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