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AI助漲IPC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7-17 10:45

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智慧生活的多元應用場域,都需要邊緣AI應用落地,未來相關工業電腦(IPC)成長動能可觀。

工業電腦產業場景特徵包括高穩定、高可靠、可客製、多場域應用,即時運算與強一致性資料管理,以及和自動化系統、AI、物聯網的深度結合。工業電腦產業這些特徵適合需要高反應速度場域,例如瑕疵檢測、機台異常預警、智慧型機器人,使得邊緣AI是工業電腦產業近年相對關鍵的技術,推動工業電腦產業在智慧製造、零售、醫療、交通等領域均扮演重要角色。

邊緣AI應用場域越來越多

邊緣AI能直接於本地端(產線現場)即時進行資料分析與AI推論,它將AI運算能力下放至現場終端,顯著減少資料傳送至雲端造成的延遲,讓生產流程等關鍵決策能秒速做出,由於即時數據處理、低延遲、高安全性等優勢,便於推動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多元應用,於是智慧製造、醫療影像、機器視覺、能源管理、智慧零售等場域皆成為邊緣AI應用落地重點,帶動工業電腦產業需求成長。

台灣IPC龍頭企業如研華、樺漢等積極投入邊緣AI軟硬體整合,開發AI-ready硬體平台,結合AI SDK與軟體服務,促進AI模型部署、推理與訓練,縮短客戶導入時程,推動產業升級,並創造投資新契機。

研華蔚為工業電腦IPC指標

全球邊緣AI市場預估到2032年CAGR高達26%,台灣IPC廠商具備AI視覺、邊緣推理、NVIDIA GPU整合等技術的公司,將受惠於智慧工廠、智慧交通、能源、零售、醫療等新興場景需求帶動,長線成長可期。邊緣AI正深刻改變研華的商業模式與技術路線,推動其從工業電腦硬體廠轉型為軟硬整合、平台驅動、產業專注的AIoT領導者。

研華正從以產品銷售為核心,轉型為「Platform(平台)」、「Orchestration(協作)」、「Sector(產業專注)」三層式架構,聚焦於產業需求,結合軟硬體、平台與生態系夥伴,提供完整的AIoT與邊緣AI解決方案。針對不同產業需求,設計高效能、低功耗、可擴展的邊緣AI產品,並克服如極端環境、低延遲等挑戰(如智慧交通、車載、醫療影像等)。

研華不僅提供各式邊緣AI硬體平台,也發展Edge AI SDK、WISE-IoT等軟體平台,協助客戶快速部署AI應用,並推動訂閱式、加值型服務,提升經常性收入比重。整合主流AI晶片廠SDK,推出Edge AI SDK軟體開發套件,協助客戶簡化AI模型部署、訓練與管理流程,縮短導入時程。2025年EPS預估較2024年成長約26%,2026年則再成長約20%。2025年EPS預估在12.63元左右,2026年EPS預估約15.24元。

樺漢軟硬整合提供AI解決方案

樺漢近年積極投入邊緣AI領域,從傳統工業電腦廠轉型為軟硬整合、AI解決方案提供者,並強化「ESaaS(Ennoconn Solution as a Service)」平台,推動高毛利訂閱式服務。高毛利軟硬整合套件與訂閱式服務營收占比持續提升,2023年已達55%,帶動營業利益與EPS成長。

透過併購(如德國Kontron、KATEK),強化全球布局與技術整合,提升在歐洲、美洲等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比。樺漢旗下Kontron推出多款AI單板電腦與工業伺服器,專為即時AI推論、工業自動化、醫療、智慧城市等應用設計,搶攻高效能低功耗邊緣運算市場。與輝達等夥伴合作,整合AI運算平台與工業機器視覺軟硬體,提供智慧製造、倉儲物流、醫療診斷等完整解決方案。

2025年在手訂單超過1,800億元,BB Ratio維持1.1以上,2025年毛利率預估約20.7%,ROE預估達12.9%,2026年進一步提升至14.9%。2025年EPS預估約22.15元至22.75元,2026年EPS預估約25.08元至26.71元。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299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