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翻攝自行政院衛生福利部Facebook)
近期出入醫院的人,應該會發現不少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等待多時甚至數日都不一定能入住病床。台灣急診醫學會也警告,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並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對此,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今(2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盼能分流急診人潮,改善第一線醫療現場。
衛福部表示,近日醫院壅塞造成醫護人員工作負荷過重,該部已於2月8日、 2月13 日及2月24日召開 3場會議,並積極制定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及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三大短期因應策略為:一、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二、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三、強化民眾分級就醫資訊。兩大改革方向為強化護理人力整備及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衛福部說明,針對中長期人力問題,自民國113年年3月1日起公告實施醫院三班護病比制度,依行政院核定護理人力12項策略計畫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減輕負擔。醫院三班護病比近3個月執行現況:醫學中心整體達標37%至59%、區域醫院整體達標37%至49%、地區醫院約85%至94%,其中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未能達標的主因是夜班標準未達。
衛福部指出,114年已編列公務預算約66.85億元,持續醫院護理人力留任。衛福部今年新增與地方衛生局同步建立各縣市醫院護理人力異動與病床調整自主通報,以協力醫院做必要應變。另為增加病床調度機制,自114年2月13日至3月15日,健保署提供特殊病床彈性調整為一般病床之給付,以增加病床調度機制;為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研議健保調整給付。
衛福部再次呼籲,為減緩急診壅塞,落實分級醫療制度,請民眾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能優先尋求社區診所處置,以爭取治療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