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而不廢 精雕葫蘆秀雅絕倫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2-01-17 13:49

翁奉民曾任社團法人基隆市肢體新生協會理事長,現任常務理事

殘而不廢的翁奉民,在自學努力下以雕刻技術揚名業界。翁奉民,1960年出生於基隆,當年小兒麻痺正流行,不幸剛出生10個月的他,竟趕上了「流行」,從此雙腳萎縮變形、不良於行;小時候甭提「快樂童年」,及長求學、求職之路,更飽嚐艱苦。

翁奉民表示,國中畢業後,礙於身體缺陷無法繼續升學,父母深知他往後要自力更生一定得有一技之長,探聽得知彰化仁愛實驗學校可讓身障者學習技藝,於是他離鄉背井,負笈他鄉就學,鑽研印章雕刻之技。3年學藝有成後,便於1977年回基隆成立「良益刻印店」 ,專業印章雕刻工作自立謀生,開業至今已40餘載。因雕刻印章必須熟悉各種字體,所以空暇之餘,他勤練書法(舉凡草書,行書,隸書,小篆,鐘鼎文...等),雕刻印章還必須寫反字,故他對於書寫各種反字體,也能揮灑自如。

翁奉民說,在科技進步的現今,機器雕刻逐漸取代手工雕刻,簽字取代了蓋印。他為生存也得求新求變,偶然在瀏覽網路時,發現可以用葫蘆為材創作雕刻藝術品,又因他對雕刻工作很有興趣也專精,遂於2012年他拜師何明賢老師習藝一年多,由刻印轉為葫蘆創作雕刻,至今也將近10年了;由於他已具深厚的刻印基礎,對雕刻駕輕就熟,但葫蘆的纖維粗、韌度高於木、石、牛角等,雕刻難度更高,每雕刻5、6個字刻刀即磨損,必需不斷磨刀後繼續努力,細字精雕,完雕一顆葫蘆得耗時半年多。“金須百煉”在他努力學習後,對葫蘆創作雕刻無論陰雕〈凹入〉、陽雕〈浮凸〉都頗有心得,至今也累積了一些作品,除了葫蘆創作雕刻之外,閒暇時也喜歡手抄心經來怡情養性。

「上帝關了你的門,也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翁奉民身雖殘障卻得遇一生至愛林瓊霞,林瓊霞感於翁奉民雖殘疾,卻開朗又上進,因此與之牽手25年,始終不離不棄,育有1男1女,非常稱職地相夫教子,對翁奉民更是照顧有加,而為人人稱許的賢妻良母。林瓊霞福建漳州人,1997年來台,2000年取得身分證,漳州與台灣,不管語言、生活習慣、習俗,實無差異,25年來她已完全融入台灣社會。

翁奉民有5兄弟、1長姐,他排行老二,兄長為專精於紐西蘭、澳洲旅遊之鴻大旅行社負責人翁鴻仁。翁董表示,從小到大看著弟弟因身障艱辛奮鬥,非常不捨!也更加疼惜!而今每當他完成一件創作獲得讚賞,他也同感驕傲。

翁鴻仁指出,雕刻葫蘆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其質地較木石柔韌,刻字之點、撇、提、捺都十分講究,本就不易,要刻得字體工整完美更不簡單,尤其細字微雕,難度更高,且一筆錯誤、毀損,一翻兩瞪眼,前功盡棄!不若雕刻彩繪花鳥之類,錯了、損了,尚可修、可改;故而雕字實則比雕彩繪花鳥之類技術更加高超!但彩雕花鳥,艷麗奪目,變化無窮,非常討喜。雕字雖較之單調,但豐富文化蘊含,意境深遠。彩雕花鳥與巧雕書法,一如「春之繁華」與「秋之清爽」,各異其趣,各有所長。

翁鴻仁欣慰於弟弟翁奉民不因身有殘障而自卑,自怨自艾、怨天由人,甚而憤世嫉俗,反倒更加樂觀進取,力爭上游,憑藉實力養家活口,進而練就雕刻超群技藝,「忍得住、耐得過,方得自在之境」。身為兄長,不僅佩服也與有榮焉。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