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民卡App 明年初再擴充三大功能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25-08-17 18:38

針對桃園市民卡App與實體卡功能,市府智發會17日表示,兩者並非替代關係,而是相輔相成、虛實整合的服務。預計明年初會陸續推出「場地租借」、「叫車服務」、「課程報名」三大功能與市民卡App結合,讓市民享有更便利的數位服務。

智發會指出,市民卡App的定位是希望為市民提供整合性的單一數位入口,今年1月17號上線以來,首度整合全府報名系統,迄今已服務約31萬人次,也是首次納入的繳費功能,迄今則服務9萬7,116人次,成效持續顯現當中。目前也正評估以「乘車碼支付」或「感應式支付」搭乘大眾運輸,搭配全市大眾運輸驗票設備更新時程後實施。

桃園市民卡App。<br />

桃園市民卡App。

智發會表示,市民卡App將公部門的各項行動數位服務,例如繳費、活動報名、特約商店查詢等,匯聚於市民卡App中,大幅減少民眾尋找政府資源的困擾,並期望將市民卡App打造成為市民接收政府訊息的主要管道。同時,市民卡App也提供各局處舉辦活動報名、集點集章等創新服務,有效降低政策推廣的成本。今年1月17號上線,到目前為止下載數已經超過18萬人,點擊次數高達266萬次。

智發會指出,市民卡App也讓實體卡的使用更加便利,市民可以隨時查詢卡片儲值金及福利點數,直接利用App的特約商店功能,用手機條碼借閱圖書等,無需攜帶實體卡片即可享受市政服務及優惠福利。

桃園市民卡實體卡。

桃園市民卡實體卡。

另外考量到手機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趨勢,亦將相關的使用模組列入開發,為未來的趨勢預為準備。以手機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規格,目前有兩大類分別為乘車碼支付以及感應式支付,使用上有其相異之處,因方案的選擇會決定後續的營運以及系統與硬體的搭配,因此需要審慎的評估。

智發會表示,為了更契合民眾的需求,持續研議推動更便民的功能,預計明年初會陸續推出「場地租借」、「叫車服務」、「課程報名」三項功能與市民卡App結合,市府也會第一時間對外公布進度,確保市民充分掌握最新狀況。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