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巨資興建媽祖石像 忽視有歷史的螺絲港

2016-05-10 07:41

記者陳榮昌/台中特稿

台中市政府以七億二千萬元,在大安區打造一尊七十公尺的「媽祖」石像,目前基座即將竣工,有觀光價值的浩大工程讓各界有所期待。則石像毗鄰的大安港「螺絲港」三百多年前是中部地區主要貿易、政治、觀光及宗教港口,如今部份建築,有的已殘破不堪,原有的風貌盡失,找不到港口遺蹟,祗留下螺絲港之名供後人懷念。當地民眾表示,建媽祖石像對觀光事業有幫助,但有古歷史文物的襯托,觀光將更可上一層樓,值考慮雙管規範,更有益偏僻的大安區之繁榮,甚至對台中市有更大的收益。

大安媽祖園區耗資七億二千萬元興建,基座二十餘公尺,市府預估經費工程費六億,目前工程已進入尾聲、而媽祖石像三十餘公尺、工程費一億二千萬元採募捐興建,巍然聳立雄壯的遠眺海域,將成為台中市觀光主標。

耗資七億二千萬元的大安媽祖園區,基座工程已進入尾聲。〔記者陳榮昌攝〕

在媽祖園區旁邊正好有一處三百年前政治、宗教、貿易極盛的螺絲港,原有的風貌盡失,未受到注意或同時與媽祖園區開發,主管單位也未對大安港的事蹟做深入搜尋,導致外地、甚至本地對螺絲港之歷史逐漸的遺忘,讓當地民眾感到古歷史未受重視之感,實在可惜。

毗鄰早期曾經是宗教、政治、貿易的興盛的「螺絲港」,尚遺留有老街。〔記者陳榮昌攝〕

清康熙末葉,大陸閩粵先民渡黑水溝來台,首度踏上台灣西部海域─大安溪、大甲溪二溪沖積的大安平原,開啟了往後三百多年漢人墾殖中台灣的先河。

乾隆末年大安港已發展成擁有三、四千人口的繁華商埠,當時港深又有石油,可躲避強勁的東北季風,因此稱作「大安港」,又因河道上很像螺殼上的迴紋,又稱為「螺絲港」。當時每天進出的船舶近百艘,主要街道東西街、南北街商行客棧櫛比鱗次,運貨的牛車擁塞於途,腹地可達苗栗、豐原一帶,是中部的主要商埠。

及港口遺蹟,政府如能同時規畫打造,將成為台中市觀光事業更上一層樓。〔記者陳榮昌攝〕

大甲鎮瀾宮媽祖鎮殿神像,是於三百年前,由大陸泉洲前來開墾的林姓先民,亦是從大安港請了過來,誰也想不到如今每年農曆三月舉辦九天八夜南下步行遶境進香,竟會如此的盛況,而名聞國內外。

西元一八四二年,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軍在主戰場大陸沿海節節勝利,但在攻打大安港時卻被守軍擊敗,當時的港口大門設有砲台及監視署,檢查來往船隻,如今南北街僅存的石牆即是當年的遺址。

三百多年前漢人來時,採取不同於平埔族的游耕方式,而是利用大甲溪、大安溪豐沛的水源灌溉溝渠,如乾隆四十五年王文清開闢的虎眼大圳,嘉慶十九年郭文典及郭清盤二位開了頂店圳,灌溉一千三百多甲田地,迄今仍是當地主要灌溉水道。

最受人矚目的是鄭成功攻打佔據台灣的荷蘭人,分從數地上岸,而螺絲港是其中上岸水線之一,鄭成功從螺絲港上岸,部隊開到鐵砧山遭遇土番埋伏所困,鄭將到了糧儘援絕之際,以手中寶劍向上蒼祈求幫助,並將劍往地上插下後,硬如鐵石的鐵砧山土上,竟從劍尖處流出源源不絕的泉水(該山唯一的劍井),部隊官兵飲後恢復鬥志,鑑此知有上蒼保佑而精神大振,且一鼓做氣的與土番打一場可歌可泣之戰,部隊反敗為勝,螺絲港之地名更是聞名,亦是鄭將進出水路主要港口。

另外到日據時期,苑裡及大甲主要的手工藝品─大甲草帽蓆,是一般家庭婦女主要行業,由於這大甲藺草所編製的草蓆帽不生蝨,可折疊,越睡越烏黑光滑,香氣四溢,氣候雖熱但睡在草蓆上頭清涼無比,國外訂單不斷,尤其嗜喜睡榻榻米的日本國人最是喜愛,一時成為大甲區家戶主業,草蓆商人在大安港集市做生意,做出口貿易,使該地(現海漧村一帶)形成中部地區數一數二商埠繁榮之地、住戶收益最高地點。

由於大安港漲退潮距離相差一公里以上,加上沙灘變化不斷,原有船舶的石油被沖毀,航運大不如前,最後政府下令停止商港的機能,近年來西部海岸受到工業污染,漁業資源已逐漸枯竭,漁民不得已紛紛轉業,出海捕魚反倒像副業了,往昔入夜萬點燈火的繁榮情景已不覆重現。

自古以農漁牧為主的大安區,一直無法忘情於以大海的豐富資源重振大安盛況,昭和六年(民國二十年)大安庄長李成邀集各地文人雅士同遊大安港,為文賦詩集結成取名「大安港遊記」,撫今追遠,希望喚起各界重視新闢大安港的重要性。然而時至今日李成先生的宏願並未能實現,只留下騷人墨客的聲聲嘆息供後人憑弔,書中七律第一名是外埔鄉許鐵峰的作品「大安溪飛帆」橋頭一幅夕陽中,飽受西風去鳥同天外遙懸蒲葉綠,水邊低映蓼花紅隔江玉樹歌商女,倚櫂煙簑坐釣翁悵觸前朝興廢感,沙灘何處覓朦艟。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