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世界裡,城市的小朋友有較多機會接觸並體驗昂貴的科技儀器,觀摩學習複雜的科學原理,偏鄉的小孩卻可能連專科教室都沒有,只能在大自然環境中汲取祖先的智慧。為彌補偏鄉科學教育資源的不足,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4月14日在阿里山鄉新美國小設立全國第一座原住民科學基地,以特製的鄒族捕鳥器啟動揭牌儀式,要讓鄒族小孩勇敢追逐科學的夢想。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曾說:「科學教育不是少數菁英份子的專利,而是人人只要想學習就有機會。」都市的學童習慣在設備齊全的教室上自然科學課程,但每年寒冷的一月,新美國小的老師與學生家長會帶著高年級孩子舉辦兩天一夜戶外教學,他們沒有大型遊覽車,而是徒步走向深山,由家長傳授傳統鄒族生活技藝,老師再教導學生用科學驗證傳統。
圖說:阿里山鄉新美國小打造鄒族科學基地
大自然就是這群小小科學家的實驗室,從觀察、分析到實際操作,例如設計石板陷阱需了解施力與抗力的計算方式;或是對製陶的研究,了解燒陶過程需要保溫,只要沿著山坡往內挖洞的話,其實就有窯的保溫功能,這些都是族人代代傳承的經驗,卻與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新美國小學生只有22人,2013年就曾參加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的「小夢想.大志氣」追夢計畫,入圍了,最後沒有獲選,但小朋友沒有放棄,2015年捲土重來,經過初選、複選進入前10強,決選的網路投票一度讓他們不抱持希望,感謝縣長張花冠在最後關頭出面疾呼支持,終於在投票截止前票數衝到全國第一高,獲得150萬元的追夢基金。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執行長丁蘭說:「夢想其實不是遙不可及,而是看你是否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因為人生最精彩的不單只是完成夢想,而是在堅持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發。」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14日結合新美國小斥資2600餘萬元的新校舍落成,設立全台第一座屬於原住民兒童自己的科學基地,配置有E化設備、教育儀器及寒暑假科學營隊等,由小朋友擔任科學小老師,以資源共享理念,將「科學的光」照亮周遭學校,甚至擴及外縣市偏鄉,以科普教育及科教遊戲啟發孩子學習的熱情,並將鄒族文化用科學語言推廣出去,讓孩童領略不同面向的科學新知。
科學基地14日中午由張花冠、考試委員蒲忠成、丁蘭、阿里山鄉長杜力泉、縣議員石信忠等人主持啟用儀式,鄒族耆老帶領眾人祈福,接著以兩層樓高特製的大型捕鳥器做為觸動機關,正式啟動原住民小孩的追夢計畫。誰說原住民的孩子只會唱歌跳舞打棒球!新美國小校長方紅櫻指出,學校團隊多次在科學競賽獲獎,這群小小科學家的發明動力,來自於觀察、分析鄒族古老的生活用具,例如外人看似簡單的背簍,從置於頭頂的背帶到放置山坡能不傾倒滑落的錐形籃子設計,處處都與科學息息相關,也讓小朋友更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
新美國小六年級同學梁忠毅現場解說角錐形背簍的設計原理與使用方式,包括背簍的結構、坡度對背簍重心的影響及人體工學原理等,令人對鄒族老祖先的智慧讚不絕口。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不僅鼓勵孩子追夢,更相信教育是翻轉偏鄉的基石,所以推動了愛陪伴成長課輔計畫,至今已是第四年在阿里山鄉山美部落教室、新美國小及豐山國小,提供偏鄉兒童在父母回家前,有伴讀媽媽和志工學生陪伴,完成作業並加強課業輔導,今年更設立「安麗阿里山成冠獎助學金」,幫助設籍大阿里山地區的清寒績優國高中學生,能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獎助學金活動申請4月30日截止,將補助每名國中生5000元,高中生2萬元,另有特殊清寒學生一年8萬元,這是一項為期3年的專案補助計畫,申請辦法請上查詢https://goo.gl/bKZO9Y。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