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人定勝天? 「馴化天氣」的人與自然新關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19-08-08 07:20

目前世界各國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應變方案中,已出現一種「馴化天氣(taming the weather)」的人與自然新關係的意識形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及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簡旭伸教授,執行科技部多年期研究計畫,以中國大陸目前積極發展人工影響天氣(即所謂的人「造」雨)之科學技術背後政治與社會分析為例提出呼籲,應更謹慎面對科學家從事地球工程(geo/ climate engineering)所帶來的社會發展乃至國際局勢影響。

簡教授多年來致力於環境永續與量體地理學研究,根據其研究顯示,儘管世界氣象組織並不鼓勵各國動用國家資源積極發展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中國大陸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廣設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weather modification office),除了在糧食、水、生態危機等議題上著墨,甚至在許多省市的大型戶外活動也要求「確保藍天」(亦即不下雨),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當天晚上成功達成不下雨的目標。

在科學與政治連動性上,「確保藍天」的案例也突顯出政策為達目的不計成本、不顧專業意見的現象;另一方面,因為政策而刻意人為增強豪雨暴雪導致人員牲畜傷亡,算是「天災還是人禍?」引發道德質疑。簡教授再以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式曾詼諧用一朵雲調侃倫敦多變天氣為例,說明威權與民主國家在「國家-自然關係(state-nature)」上的差異,相對民主國家體現日常生活與天氣和諧共處,威權國家卻展現積極控制天氣的國家能力與權力。

對比過往馴化自然(taming the nature)絕大多數是主要是針對平面上環境生態,現在則擴大至直接馴化天空;如此也與近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提出,人類應謙虛面對大自然挑戰的調適與減量作法大相逕庭。

當代社會科學需要發展量體觀點(volumetric thinking),意即國家政治權力的競爭發展,已從平面大地思維,逐漸轉化為立體空間的概念,垂直向上擴展至大氣圈,或向下擴展至地下空間,試圖透過控制、改變自然環境,用以回應空間新政治與社會難題,如:地方與軍隊空權使用、跨界大氣資源競逐與分配爭議等。並且全球均需正視不顧環境倫理爭議的高風險國家,假借尋求快速解決氣候變遷難題名義下,行更大尺度地球/ 氣候工程之實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關於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的議題,不能僅借助科學技術,同時也必須關注科學技術過度使用的問題,如能結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進行跨領域合作,方能促進更具人性化的研究成果。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