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聽到癌症晚期心情都感到相當沉重,認為治療希望渺茫,台中榮總醫院最近為一名80歲的陳爺爺治療已經轉移的大腸直腸癌,主治醫師臺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陳周斌主任指出,兩次標靶接力使用,讓治療更有效,病患省錢,且活更久。陳周斌主任說明指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若先以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當治療失敗時,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也有給付作為第三線用藥;但如果先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卻治療無效,因為血管新生抑制劑並無給付於第三線用藥,接下來就得自費。陳周斌主任提醒,目前健保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僅給付使用24週,但健保療程完畢不代表治癒,建議即使病情穩定仍應繼續使用標靶,爭取最佳存活機會。
圖說:現年80歲陳爺爺大腸直腸癌轉移接受台中榮總醫院陳周斌主任建議進行全線標靶治療。
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在第一、三線皆有健保給付標靶藥物,第一線治療有兩種健保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劑、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第三線健保則僅給付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兩種藥物都能帶來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如果用對順序,則有機會可以使用到兩次健保標靶,降低負擔。成功治療的陳爺爺也說,「像他這樣的已經退休沒收入的人來說,能有健保給付是相當大的幫助。」
根據醫師指出這名80多歲的陳爺爺,10多年前罹患攝護腺癌,101年接受例行檢查,意外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當時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兩年,以為沒事,不料,去年5月回診時,檢查報告顯示,腫瘤指數超高,進一步超音波及斷層掃描,確診癌細胞轉至肝臟。在醫師建議下,陳爺爺接受健保給付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合併化療,今年過年後進行外科切除手術,術後陸續做了10次化療,7月剛完成最後一次化療療程,體力逐漸恢復。
據統計,大腸直腸癌連續七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之首,平均每35.1分鐘多增加一大腸直腸癌病例,且罹患人數逐年上升,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周斌主任指出,在新診斷大腸直腸癌病人中,每五人就有一人已經轉移,五年存活率僅11%1。最新癌登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死亡率佔所有癌症第三位,僅次於肺癌、肝癌,存活率偏低,大腸直腸癌平均壽命減少13年之多 。
台中榮總醫院陳周斌主任表示,不論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癌細胞基因是否產生變異,在一線治療都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即使治療一段期間後,腫瘤惡化,仍可使用相同標靶藥物,只需換其他化療藥物。研究發現,「換化療不換標靶」治療方法,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第二線持續使用相同的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可降低3成惡化風險、2成死亡風險,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近6個月6,提供醫師、患者另一項新機會,不過健保尚未給付,患者需自費,患者可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藥物。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