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的黑天鵝之舞 自動化機械的舞台美學搬上臺中歌劇院

生活中心/採訪報導 2018-04-03 18:22

臺中國家歌劇院本周六日演出克里斯・瓦東克 (Kris Verdonck)的作品《I/II/III/IIII》,利用機械、數位媒體及身體,巧妙地讓物件與表演者擦出火花。(圖/臺中國家歌劇院)

從經典芭蕾《天鵝湖》獲取靈感,比利時跨域全才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 (Kris Verdonck) 的作品《I/II/III/IIII》,運用自動化機械裝置創造懸浮舞台上的舞蹈景觀,顛覆一般人對美的理解,《I/II/III/IIII》將在這個周六、日(4/7-4/8)在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欣賞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擅長營造氛圍張力及挑戰感官衝擊,探究控制與無助、生命與非生命的界線。

比利時跨域全才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Kris Verdonck) 的作品《I/II/III/IIII》,是逐步從感性幻想走向理性思辨,他企圖在《I/II/III/IIII》中呈現詭譎的殘酷之美。他以馬拉帕爾泰的小說《毀滅》中的一段情節為例:幾百隻的馬群奔逃,衝進芬蘭作戰前線附近的一座冰湖裡,凍死形成一座座淒美的冰雕。這些「冰凍馬群」表現出極端恐怖與純粹之美,如同舞者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瓦東克說明時指出,攻擊與恐怖必須潛藏於畫面之下,不是第一眼就看出來,但隨著恐怖性的增強,轉化為美的可能性就越高,那也是一種美感體驗。

對比經典芭蕾《天鵝湖》中完美的「四小天鵝圓舞曲」,對瓦東克而言,手牽著手、相互平行的4名舞者做出一樣的姿勢,反倒像一群機械人。4名來自阿姆斯特丹國際編舞中心(ICK Amsterdam)的女舞者,被機械裝置懸吊於空中,像是懸絲傀儡般,依序獨舞、雙人舞、三人、四人舞。舞者在空中倒立、跪臥、旋轉,塑造一種驚險的期待和極欲探究的魔力,舞者盡可能同步每個動作,但仍試圖控制肢體擺脫機器,看似優雅的表演,卻相互矛盾、拉扯,是一齣引人進劇場自我思辨、自我對話的作品。

2018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共同策展人克里斯汀.赫佐表示:《I/II/III/IIII》以極簡的舞台與表現手法,重新定義舞蹈重心。瓦東克的作品,不僅讓觀者感受巨大的視覺衝擊,更能夠探觀其洞悉事物的視野,是當代藝術不容錯過的藝術家之一。此外,4月4日星期三,克里斯將於角落沙龍親身分享,更能直接瞭解他如何將美學與政治議題,利用機械、數位媒體及身體,巧妙地讓物件與表演者擦出火花。

克里斯也提及,創作必須要「去傾聽物件、機械與人」。透過機械與表演者的互動,瓦東克想要凸顯一種自然與人工的曖昧狀態,他也分享指出,當表演者與機械裝置的關係越緊密,我們越能看到並瞭解這兩者的人性。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