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製飛彈的前端都裝有陶瓷製鼻錐罩,首次在陶博館展出。(圖/陶博館提供)
原來這也是陶瓷啊!鮮少亮相的防彈衣、飛彈雷達罩、坦克抗彈板及殯儀館用來辨識大體的RFID晶片等實品,都呈現在鶯歌陶瓷博物館最新自行策劃的「對話-陶瓷的科技與藝術」特展中。
陶博館此次特展共展出50組件展品,當中有許多展品是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特別借出,而且本館特意挑選較少人知的陶瓷相關製品,年輕的館員們說這是一檔「陶瓷冷知識展」。
館長吳秀慈說,「對話-陶瓷的科技與藝術」特別以「陶瓷冷知識」做為主軸,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和成欣業公司及興台光科技公司合作,展出多件科技陶瓷產品,並搭配展出相關意象的典藏品,希望民眾在認識科技的進步之餘,同時欣賞陶藝家觀察社會現象的創作。
陶瓷的科技與藝術特展防彈背心與附加的抗彈板,它們是用來吸收子彈衝擊的護具,陶瓷材料能消耗衝擊,讓子彈變形或龜裂,避免受到傷害,是最令民眾大感意外的展品之一,原來警察都是穿這個來保護身體。
此外,飛彈、火箭等也藏有精密陶瓷材料,在它的前端有用來減低飛行阻力並保護雷達不受氣流、壓力、雷擊等影響的鼻錐罩,臺灣自製的飛彈都會使用鼻錐罩,只是大小尺寸不同,而且只有在特定的國防展才能看到的鼻錐罩,首次在陶博館展出。
生活常用到的悠遊卡、eTtag都是運用高溫陶瓷材質封裝的晶片標籤,最特別的是,殯儀館也會使用陶瓷製的標籤來辨識大體,避免混淆,來自高雄的嚴小姐說,陶瓷真的是無所不在,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需要用到陶瓷,很令人吃驚!
來自中壢的王先生說,我知道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陶瓷做的,到了陶博館才知道,原來有很多高科技的產物竟然都是陶瓷製品,這檔展覽真的讓人大開眼界,很推薦大家來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