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釉職人羅紹綺用台南下營稻草灰釉和土漿燒製「繁衍」陶壺。(圖/記者黃芳祿攝)
漿秞職人羅紹綺以植物花生殼、蕉葉、檳榔樹、梨樹和稻草等灰釉和灶灰,遵循東方釉系古法做成陶瓷、漿釉天目陶器茶具,呈現「共生」、「繁衍」,詮釋大自然生土死灰、土中歸鄉循環,傳達的是生生不息生命。
花生殼、蕉葉、梨樹植物釉加灶灰呈現生土死灰、土中歸鄉。(圖/記者黃芳祿攝)
灶灰,是古農村拿柴入灶生火煮飯,留下灰燼。
懸念,陶瓶和瓶口不同形狀,地上舖破瓷片,提醒高處不勝寒,慎防馬失前蹄。(圖/記者黃芳祿攝)
「懸缺」陶瓷作品每個瓶口故意不去修飾,下方有破碎瓷片,似說人生有高低起伏、表達作者「我存在為我所做」意念,用擲地有聲的聲音提醒高處不勝寒。從作品中見證羅紹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巨擎功力已是大師級。
謙虛稱自己不是大師的羅紹綺,足跡遍級台南下營稻田、台中東勢高接梨樹、高雄旗山香蕉樹、東山龍眼樹、中埔檳榔樹等,為採集這些樹和稻草灰釉和泥土,全台都踩過,這些是大師20多年來從事陶瓷品採集植物灰原料來源。
走進嘉義中埔鄉嘉檳文化館裡,展場是921地震塌了再建起場地,看到這些植物釉和樹、葉燒成灶灰呈現作品,讓人感受到土地靈魂孕育的是愛。羅紹綺凝視台南下營稻草和漿釉燒製成的壺器說,結晶小花紋呈現著天地共生土地靈魂,永生不滅。
採集植物灰原料以檳鄉為例,得先將樹幹鋸成數段,經半年曝曬再燃燒成灰,經「洗灰」程序,灰燼泡在水缸中一到二天,反覆做後再將影響燃燒效果植物鹼與水溶物洗盡,經機器研磨到粗細一致,進窯用五、六百度鍜燒去除所有有機物,羅紹綺堅持東方釉植物釉和泥漿灰釉燒製陶瓷法,再取出生地嘉義中埔泥土在青玄埔窯地燒製,意味著旅外流離總回到中埔「母親」這塊土地,從新開墾、育種、捏泥、塑形、造窯到落地生根。
羅紹綺畢業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選修系上陶藝課程,曾獲南瀛獎雙年展陶藝類入選獎,第13屆大墩美展工藝類第一名,重點聯展有總統府藝廊「勢、出口」發現台灣工藝新生力系列展,臺藝大畫廊「天、釉、變」天目陶藝三人聯展等。
突破現代和傳統間掙扎,他放下老師穩定工作,遠赴法國師學國寶級陶藝大師約翰 紀黑勒植物灰釉料和做陶態度。約翰 紀黑勒2004年台北故宮舉辨「典藏歷史的新生命」特展受邀來台駐村,注意到羅紹綺遺落工作室三罐植物灰釉料而聚集因緣。
羅紹綺感動和震憾的是,西方國際級陶藝大師約翰 紀黑勒,竟願意潛心研究和欣賞東方傳統陶永恆與美,並從大師創作作品中可一窺延續中國傳統陶藝造型和釉色,再次確定他堅持走大自然釉料作陶藝的路是對的。
傳統陶藝也能生活化,漿釉碗泡台式茶器。(圖/記者黃芳祿攝)
回國後,羅紹綺體悟陶藝工藝與生活是可以很貼近的,但「傳統」和「現實生活」還是要並存,生計考量,想到漿釉碗泡台式茶器、漿釉天目方盤食器可以融入生活裡,於是再負芨前往日本學習「鬥茶」民俗。
上圖為日式抹茶碗「滴月」。下圖是羅紹綺為學漿釉茶陶曾到日本學「鬥茶」茶道和擺法。(圖/記者黃芳祿攝)
羅紹綺從中了解,原來「鬥茶」是源自日本僧人在宋朝到過中國學習佛法,看到燒製茶碗黑釉技術和材料天目釉是從中國天目山山腳下完成,日僧讚嘆中國美麗工藝精美之餘,特地帶回日本貢獻給君主,日人從此以「天目碗」為名流傳至今數百年。
羅紹綺自創「青玄埔窯陶瓷創作展」在嘉義中埔鄉嘉檳文化館展出,有東方釉系古法做成陶器、漿釉天目陶器茶具、茶碗等,展出羅紹綺每一個階段陶瓷作品,從作品,身歷其境感受一位獎釉職人的生命轉折與對故鄉中埔土地執著,有愛慕及驚奇。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