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市場重現『犛阿尬』懷舊攤車 回憶早期臺灣庶民文化
為讓懷舊『犛阿尬』攤車文化被傳承保留,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及母語文化教育協會11日特別舉辦『犛阿尬』攤車文化節,重現17台特色攤車繞行東市場,重回當年熱鬧滾滾的場景,市長涂醒哲、立委李俊俋等多位地方民意代表均到場回憶早期台灣的庶民文化。
市長涂醒哲表示,今日現場有許多懷舊攤車,就回憶起小時候常看到賣「什細貨」的腳踏車,包含賣家庭用品、化妝品、捏麵人等,相當具有古早味及地方特色。市府長期致力於傳統市場的文化保存,及諸羅人文歷史的推廣,很感謝透過母語文化教育學會民間的力量與市府合作,讓嘉義市的常民文化被看到。
母語文化教育學會理事長高基榮指出,今日總共重現17台傳統特色攤車,其中6個是目前還有持續在經營的在地攤車,其餘的則是從自己保留的古董中再拿出來呈現,希望藉由此活動重現懷舊攤車的有形與無形文化,今年學會與文化局合作進行東市場學堂及『犛阿尬』攤車調查,未來會將資源調查結果集結成書,讓嘉義人的「大灶跤」東市場人情味特色被傳承保留,並提升社區凝聚力、開創商機。
「我從還沒結婚就在市場推攤車販賣,到現在已經做阿公了!」一位已經營30多年的小攤車商表示,因為從父親開始就以推攤車販賣蜜餞為業,途中雖因轉型販賣樟腦油、檜木精油等產品至今,未來仍希望能持續經營下去,讓傳統文化被保留。
早期的市場由人推、拉著「犛阿尬」在菜市仔叫賣,充滿人情味小攤車,攤商與顧客間交流頻繁熱絡,帶給消費者親切與服務到家的感覺,是臺灣民眾傳統特有的消費方式,也充分顯現東市埸獨特的生命力與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