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圓環匯集1950藝文之粹 「二戰防空蓄水池」重見天日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17-07-16 12:56

台北(建成)老圓環(圖/北市公園處提供)

曾作為台北西區地標、老台北人共同歷史記憶的建成圓環,去年11月底拆除,將改為圓環綠地廣場。台北市公園處表示,未來建成圓環不只是休憩的綠地,屆時將打造噴泉休憩及綠蔭廣場,結合公共藝術的設置,妝點綠地上的藝文質感。同時,圓環下層的市定古蹟「二戰防空蓄水池」也將原地重現在市民眼前。未來綠地廣場不僅提供市民休憩、嬉戲、及緬懷、回憶的空間,也成為民眾放鬆心靈,悠遊賞景的好所在。

座落在大稻埕鬧區圓環曾是北市重要地標,早期各式各樣的庶民小吃,逐漸成了市民們的城市記憶,但改建後屢經營不善,因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下令,趕在台北世大運前完成重建。柯文哲曾表示,馬英九曾斥資2億元打造玻璃帷幕的「建成圓環美食館」,「他也不是不用心,只是蓋出來很奇怪」,後來經營不善找不到好的用途,現在幾乎淪為「蚊子館」。市府也曾考慮將建成圓環恢復夜市模式,但附近已經有寧夏夜市,「歷史一直在往前走,有些變成記憶,也沒辦法」。如今圓環拆除重建,至少地底下的市定古蹟「二戰防空蓄水池」會重見天日。

建成圓環完工模擬圖(圖/北市公園處提供)

建成圓環完工模擬圖(圖/北市公園處提供)



對老一輩的台北人來說,建成圓環的印象,大概停留在1950年有戲劇、布袋戲和說唱藝術、藝人走唱登台演出的文藝年代。那些年,圓環的夜市走唱孕育出許多傑出的台語音樂創作人才,如張邱東松(燒肉粽)、蘇桐(青春嶺)和楊三郎(望你早歸)等,就連望春風作曲者鄧雨賢也曾在附近的日新國小任教。

公園處表示,台北市舊城區的發展歷史中,「建成圓環」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當年的設置如同大稻埕鬧區的心臟,位於重慶北路、南京西路、寧夏路與天水路等4條路匯集的圓點,不僅帶動當地的工商繁榮,擴展到周邊舊建成區,更是許多成功企業人士孕育的搖籃。幾經歷史變遷,從早期2002年重建工程開挖地基時所發現的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古蹟,到許多人舌尖美食記憶的建成圓環。

公園處指出,過去建成圓環為「台北老味道」的記憶,隨著城市向前邁進,改建中的圓環將循著1950的文藝脈絡,結合包括「八音」、「思想起」等文藝雕塑,喚起市民對圓環歷史的回憶,浸潤都市文藝及陶冶民眾身心靈的勝地。

建成圓環今年8月蛻變為都市綠洲,由公園處進行改造工程,除保留原有古井外,將打造噴泉休憩及都市綠蔭廣場,並結合基金會捐贈4組件公共藝術作品緬懷過去展望未來,讓忙碌的市民也能透過藝術作品,陶冶身心,增加與市民之文化對談,提供休憩、嬉戲、及緬懷、回憶的空間,共同為西區繁榮、發展盡一份力。

設置地點現況配置及圖說(圖/北市公園處提供)

設置地點現況配置及圖說(圖/北市公園處提供)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