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龍老屋豆腐坊陳又睿認為,台灣豆的好,需要更多人知道。(圖/記者何沛霖攝)
「台灣豆的好,需要更多人知道」陳又睿說。
原在國外從事電子業的陳又睿,在一個因緣際會下,認識穿龍老屋豆腐坊的創辦人陳淑慧,因而開始踏進農田,投入種植的工作,慢慢體認到台灣本土農作物需要更多民眾透過行動支持。
「記憶中豆漿、豆腐的味道該是什麼樣子呢?」陳又睿憶起本土黃豆香,讓她進一步投入穿龍老屋豆腐坊。那紮實且單純的豆香,五年前開始在苗栗公館鄉飄散,穿龍老屋豆腐坊堅持至此,積極與農友簽訂契作合約,將本土豆自製成豆腐、豆漿、豆干等食品,更不定期舉行DIY教學,甚至慢慢擴及台灣其他地區,在本月5日高雄餐飲業者邀請他們至現場示範製作手工豆腐,分享使用本土黃豆製作豆腐的過程。
本月5日穿龍老屋豆腐坊南下高雄示範製作手工豆腐。(圖/記者何沛霖攝)
今年4月底,穿龍老屋豆腐坊號召所有種植、生產、販售本土豆的夥伴們,透過「台灣豆陣線」粉絲專頁平台,將生產者與消費者串聯,陳又睿表示,此平台可以告訴消費者本土豆製品通路的確切地點,省去消費者尋覓的過程。
支持本土豆有很多種方式,而「購買」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陳又睿提及,當消費者或通路願意購買,就能讓農友們繼續生產並獲取相對的報酬,如此才是對台灣農業運作的良好循環。
穿龍老屋豆腐坊相信,以行動支持台灣豆,定能為台灣農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圖/記者何沛霖攝)
推廣台灣豆的過程也許艱辛,但穿龍老屋豆腐坊相信,當越多人食用台灣豆,就能幫助更多農民復耕荒廢的田地,以「每人每週5杯豆漿」為號召,定能為台灣豆創造更大的價值。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