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小吃風險
民眾常到小吃攤吃東西,有些攤商聲稱使用較貴的非基改原料,但消基會隨機抽樣13件檢驗,發現近半都驗出基改成分,雖然沒有違法問題,卻顯示台灣對於基改食品控管方面,有非常大的漏洞。
台灣小吃攤經濟又美味,是許多民眾生活中的小確幸,但消基會公佈市售小吃基改調查,發現近5成食品含有基改成份,和店家宣稱使用非基改食材,有很大的落差。
由於台灣不允許種植基改黃豆,因此每年自產200噸都是非基改黃豆;至於進口的250萬噸,其中只有7噸是非基改,總計在國內流通的非基改黃豆只有2.7%,民眾吃下肚的,有很大的比例都是基改黃豆。
目前市面上大多強調使用非基改食材,但其實包含食用油、調味品等幾乎很難找到非基改產品,尤其經過加工後,更是難以確認,因此消基會呼籲,唯有做好源頭管制,清楚標示基改或非基改食品,讓中、下游廠商有跡可循,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