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非常豐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很早很早來到這座島嶼定居。然而,我們的孩子對海洋似乎很陌生,甚至害怕而不敢接近............
「影響‧新劇場」10月7-9日,一連三天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為臺灣親子量身打造《白鯨記A boy and his whale》。這齣戲七月底甫推出,得到學者專家高度肯定,榮獲2016臺北兒童藝術節演出計畫獎。在臺北水源劇場連演7場,場場爆滿回響熱烈,觀眾極為叫好。
適合親子觀賞的《白鯨記A boy and his whale》,配合臺南文化中心32周年慶,回到「影響‧新劇場」臺南家鄉公演五場,希望鄉親一起來穿越時空,體驗乘風破浪奇妙旅程。
《白鯨記》編導呂毅新說,16、17世紀前後,臺灣西南沿海許多沙洲分布,目前大臺南轄區以蕭壟半島(今佳里周遭一帶)為界,形成臺江、倒風兩大內海(即瀉湖),吸引漁民捕魚,也有海盜、倭寇利用港道迂迴躲避官兵追緝。更特別的是,很久很久以前,這裏有如地球最大哺乳類動物鯨的「桃花源」,牠們前仆後繼,留下無數足跡。
呂毅新說,清代臺灣方志上輿圖,目前臺南沿海有「海翁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曾發表論文指出,17世紀荷蘭據臺時期古地圖,臺江一帶標註「‘t Walvis Been 」,翻譯為中文是「鯨魚骨」。
「鯨魚骨」和「海翁窟」有甚麼關係呢?呂毅新表示,她向「影響‧新劇場」文史顧問請教,臺語把鯨魚叫做「海翁」(hái-ang),臺語的骨(kut)、窟(khut)發音相近,因此,臺語「鯨魚骨」也被翻寫成中文「海翁窟」。可能臺江附近(包括倒風內海),聚集許多鯨魚死後骨頭,因此又稱為鯨骨之海。
臺灣除了西南部沿海,東部也發現許多鯨豚,佔世界鯨豚種類34%,在在說明鯨魚與這片土地關係如此密切。儘管很多人認為臺灣形狀像番薯,但17世紀荷蘭人繪製海島臺灣圖,從不同角度看,更像隻優游於大海的鯨魚.........。
因此,由臺南出發、放眼全臺灣的「影響‧新劇場」,特別推出《白鯨記》,希望創造屬於臺灣兒童的海洋傳說。
此劇另一靈感,源自美國自然寫作先驅和海洋文學經典《Moby Dick》(中譯白鯨記)。但呂毅新說,他編導的《白鯨記》,與文學名著同名,但不侷限於原來腳色情節或啟示,旨在激發孩童對海洋的興趣和議題思考。
《白鯨記》這齣戲講述一位嚮往海洋的男孩,有一天掉入書中世界,遇見追逐大白鯨的船長,於是展開海上冒險生活。男孩在旅程中與白鯨之間,譜出一段有如詩歌般,生命探索與成長考驗的傳奇故事。
《白鯨記》打破時下一般人,對兒童劇場幼稚膚淺的刻板印象,以幽默詩意,充滿美感、創造力的展演手法,開啟兒童對自然、海洋與生態的對話。結合戲劇、音樂、舞蹈和動畫投影等元素,以象徵寫意方式,演繹水中生物及海底風景,並重現航海和捕鯨的驚心動魄過程。清華大學榮譽教授陳萬益稱讚說:「充滿想像力和趣味性的本土《白鯨記》,不僅給孩童帶來歡笑;有限的演員無限的角色、簡單的道具莫測的景觀,更給觀劇者留下深刻的臺灣愛和留連沈思!」
劇中由林禹緒、陳雅琳、吳暋泓三位演員分飾多角,扮演現實與原著中所有角色,靈活轉化物件成為舞臺上生動道具。他們以現實與虛構時空交錯方式推衍劇情,串連創世神話、鯨豚傳說,及海洋生態素材,帶領觀眾進入海的汪洋世界。劇情也融合海灘廢棄物的環保議題,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非常適合親子共賞。
「影響‧新劇場」《白鯨記》10月7至9日,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演出5場。演出期間與臺南市社區大學海洋廢棄物監測社合作,前臺將由社大研究員晁瑞光策畫海廢展,讓觀眾更了解環保和海洋議題。
歡迎大小觀眾一起來欣賞,演出詳細內容請至兩廳院售票系統查詢,或洽影響新劇場臉書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nvnvtheatre)。
演出場次:
10/7 19:30
10/8 10:30、14:30、19:30
10/9 10:30
演出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