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產業重建 林邊佳冬打造新漁業

屏東中心/屏東報導 2012-01-22 04:13


莫拉克風災那一年,原本正是南台灣漁產收穫之際,屏東林邊、佳冬等鄉,卻因為這一場十多年來最大的風災,導致當地農漁產極大損失,漁產養殖漁塭更是受到大量淹水、土石沖刷,不僅魚群暴斃死亡、流失,還有魚塭的污染、土石泥流淤積等問題。由於養殖範圍廣大,硬體環境的受損,以及魚苗的重新復育,都極需時間改善,以致商品銷售方面,無法在短時間恢復,當地業者生計受到極大挑戰。

圖說: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林美雪副處長(中)、海霸王集團謝和江總經理(左二)共同主持霸王龍膽品嚐料理記者會,與會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林景和處長(右二)、台灣美食籌備委員會執行長蔡金川(左一)、屏東養殖運銷合作社黃再團理事主席(右一),拓展林邊佳冬鄉養殖漁業。

為了協助地方產業重建,經濟部透過地方產業服務團進行產業輔導「發展在地品牌延伸,強化地方整體競爭力」。輔導團隊透過導入知識經濟管理的策略,強化了養殖產業發展完整度,建構起養殖產品意象。而創新設計的在地伴手禮,與優質的經營環境息息相關,它們不僅可以滿足顧客需求,提供更完整的資訊系統,還是產業E化的重要橋樑,使產品擁有行銷輸出的基本架構。而知識化的「產業經營管理」更是非常重要。

透過共識會議,凝聚了群體發展的共識整合(圖/地方採訪中心攝)

傳統的魚塭,轉型成為了商品行銷中的養殖經營業者,他們在重建過程之中,已經成為了具有指標性的養殖業示範,也讓人看見了養殖業者的未來。而輔導團隊更是立即著手相關的學習成長活動,並接連為區域內的養殖漁業,進行診斷、介紹網頁;也安排交流活動,並持續開拓兩鄉養殖業知名廣度。還有,人才的培育與訓練、產業觀摩的活動,這些都使業者彼此之間,凝聚了群體發展的共識。

輔導團隊持續以「提昇產業附加價值,擴大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為目標,以「整合行銷」的策略面向,讓「鮮魚美味」真正擁有穿透人心的魅力。各種嚐鮮、發表活動,接踵展開;創新料理的滋味、菜色,都經由媒體擴大宣傳,使品牌的效益獲得了加乘的發揮;而透過中企處地方特色產業展、產業摺頁編印、輔導成果發表會…等方式與活動,更使得區域內養殖漁業產業,呈現出文化情感的新面貌。

酸白菜棋石石斑魚

風災前,龍膽石斑都是外銷;業者對於國內的市場並未投入開發,許多台灣人反而是「吃都吃不到」。這種全世界體型最大的石斑魚,堪稱石斑之王,享譽海外,也是台灣最大型及最高貴的養殖魚類。風災後,在所有人士的努力之下,魚塭裡的淤泥清了,龍膽石斑的美味,也「紅」了;台灣知名的海鮮餐廳品牌─海霸王,也與林邊佳冬的魚塭配合,推出「霸王石斑」系列;台北市政府前的展售,來自中企處內外、消費民眾的肯定,更是讓漁民的眼眶跟著紅了。他們換回了信心,淚珠閃耀著驕傲的光芒。就像龍膽石斑,「閃亮珍珠」的名號一般。

經濟部協助業者推動國內市場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