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文創園區年度盛事「2025原創基地節-沿之有物」開展以來人氣爆棚,首10日已吸引超過35萬人入園。其中,主題展《沿之有物—從鐵枝路到菸廠路》以地圖、文獻、影像等豐富資料,深入淺出地揭示松山菸廠與鐵路交通運輸的歷史關係,獲得極高評價。
松文創園區表示,展覽收穫超過400則問卷回饋,其中近兩成好評來自香港、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菲律賓等地的國際遊客,證明展覽以雙語呈現的內容成功跨越語言隔閡,讓每位到訪者都能輕鬆理解松菸的蛻變歷程。主題展將持續展出至11月16日,之後仍可透過線上展覽平台ARTOGO的展間重溫。
現地創作重構鐵道記憶:藝術作品與工業遺構對話
本次原創基地節的六件現地創作,讓民眾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感受昔日菸廠與舊鐵道的記憶。
壁畫裝置: Margot Guillemot(莫珊嵐)的壁畫裝置《途境─市民大道II》,將手繪場景雷射雕刻在不鏽鋼上,重新拼組城市路徑。
共創陶藝: 藝術團隊「三明治工」的陶藝裝置《葉跡‧痕上‧軌道》,由民眾與園區志工共創陶片,呼應過往菸廠員工的勞動。
聲音雕塑: 周柏慶的聲音雕塑《共振於時間裡》以燈光與聲響,將有「菸廠心臟」之稱的鍋爐房轉化為持續呼吸的共鳴體。
松菸團隊表示,多件藝術裝置將於展期結束後持續保留於園區,成為松菸長駐的風景。此外,與臺北市青年局合作的「2025國際青年藝術家進駐計劃」《上牆 Hit the Wall》塗鴉創作也即將展開,民眾可於園區散步時與藝術不期而遇。
把握活動尾聲:主題座談、走讀、台鐵聯名便當熱度不減
展期進入中段,多場現地活動將接連登場:
現地表演藝術: 「九涉」團隊編導的《集散地》將於11月15日再次帶來兩場演出,表演結合集體特技與疊羅漢;「石東製作」的遊走式演出《廠的日常》也開放報名中。
文史走讀與座談: 最後一場城市走讀將於11月16日舉行,帶領民眾認識「興雅文化廊道」。同日,誠品書店松菸舉辦漫畫家簡嘉誠的沙龍活動。而備受矚目的「我家在鐵路邊—松菸旁生活記憶」主題座談會將於11月15日登場,探討鐵道運輸的生活記憶,報名首日即額滿。
限定美食: 松山文創園區首度與臺鐵公司攜手合作,聯名推出「菸廠尋味便當」,以味噌雞排、佃煮鯖魚雙主菜搭配地瓜飯,呈現舊時光的經典風味。聯名便當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6日於臺鐵夢工場限量販售。
民眾可透過參與活動、完成問卷並集滿《東西通行證》專屬圖章,兌換「紳士復刻版—法式奶油雪茄捲」獨家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