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鏡時代加速! 台廠供應鏈誰成最大贏家?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9-16 17:30

AR眼鏡在今年成為市場的熱門話題。根據IDC最新報告,全球AR/VR裝置市場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出貨量年增18%。估計2025至2029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38%,成為消費電子中最具爆發力的領域之一。

在這股趨勢中,鴻海最近展出一款僅50公克的輕量級AR眼鏡,重量比蘋果Vision Pro或Meta Quest 3這類「頭盔級」裝置輕上十倍,定位正好落在Meta Orion等中階AR眼鏡之間。這意味著未來市場不再只有「厚重的頭戴顯示器」,而是逐步走向「輕薄化、日常化」的產品路線。IDC也特別強調,未來的消費者將被更小型、沉浸感更強、設計感更好的AR裝置吸引。

台灣光學供應鏈正迎來新一波機會。其中,亞光(3019)與玉晶光(3406)最受市場矚目

亞光長期專注於光學鏡頭製造,具備量產規模與成本優勢。AR眼鏡需要外部的SLAM相機與紅外線感測器,亞光過去在車用、投影與手機鏡頭的經驗,能迅速轉化到AR裝置上。在輕量化AR產品中,鏡頭模組必須兼顧「小體積」與「低畸變」,這正好是亞光的強項。更重要的是,亞光可以透過與鴻海合作,建立「台灣在地供應鏈」,縮短產品從設計到量產的時間,搶佔先機。

玉晶光與亞光不同,玉晶光的優勢在於「高階玻璃加工與精密鍍膜」。AR眼鏡若採用Pancake光學或波導技術,對玻璃透光率與折射率要求極高,製程難度比手機鏡頭更高。玉晶光過去供應蘋果與其他國際大廠的經驗,讓它有機會在AR眼鏡的「關鍵高毛利鏡片」上取得一席之地。此外,AR裝置還需要內部的眼動追蹤相機,這類鏡頭對紅外線透光率與抗反射鍍膜要求嚴格,也是玉晶光的專業領域。

從產業趨勢來看,2025年將是AR眼鏡的「暖身期」,但真正的放量時刻落在2026年。更何況AR眼鏡的BOM(物料成本)結構中,光學與感測模組的比重正在提升,這也代表鏡頭廠的單價與毛利率將優於手機鏡頭,對亞光與玉晶光的財務結構都會是正面刺激。

總結來說,當AR眼鏡從實驗室走向日常生活,亞光憑藉量產與成本優勢、玉晶光靠高階玻璃與鍍膜技術,正有機會成為這場「輕量AR革命」的最大贏家。

亞 光   3 0 1 9 日 K 線 圖 ( 圖 片 來 源 :   C M o n e y ) 

▲亞光 3019日K線圖(圖片來源: CMoney)

玉 晶 光   3 4 0 6 日 K 線 圖 ( 圖 片 來 源 :   C M o n e y ) 

▲玉晶光 3406日K線圖(圖片來源: CMoney)

這次【理財周刊25周年 × 調香夫妻】聯名推出的3款擴香以【獨家優惠價 880 元(原價 1380 元)】入手!

輔助您 投資好運X獲利聚財X心靈安定
優惠方案截止日2025/12/31
👇 立即搶購
https://reurl.cc/lYld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