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局長葉昭甫
台中市議會10日進行停管基金專案報告,藍綠議員都呼籲市府加速增建停車空間。李中表示,台中市早期開發區、新興重劃區以及水湳經貿園區都相當缺乏停車空間,他要求交通局盤點可使用的場地增闢立體停車場,解決這些區域的停車需求。陳雅惠議員建議市府全面盤點學校用地,未來機關學校合建停車場,開放民眾使用。
交通局長葉昭甫
葉昭甫局長指出,因應市區汽機車數量上升,交通局近年積極在各區平衡停車供需,6年來已新增約10萬個汽機車停車格,雖仍略顯不足,但市府將持續檢討調整,包括推動共享車位、提升空間使用效率等。
葉局長也說,台中停管基金財務狀況穩健,收入多投入於新建與改善停車設施,交通局將持續依據區域需求調整規劃,並優化各區停車配置,推動車位及充電設施,滿足地方民眾需求。
李中指出,大台中轉運中心目前工程進度正常,未來民眾在此停車後,若要前往火車站搭乘火車,可能都會帶著大型行李,若交通局在轉運中心至火車站間的大平台設置似機場內的「電動步道」,可解決民眾拿著行李或抱孩子行走的不便。
李中也說,市府近年來在水湳經貿園區舉辦許多大型活動,民眾參加活動常會遇到停車問題,因目前該區域僅水湳中央公園南、北兩側設有停車場,相當不便,且未來國際會展中心、綠美圖都將陸續啟用,交通局應分析目前停車空間是否足夠,以會展中心來說,只要辦一場展覽就是動輒幾萬人湧入,不可能完全靠大眾運輸解決人潮問題,交通局應多闢建停車場。
陳雅惠議員
此外,台中市早期開發區域,像是東區進德國小、虎嘯新村周邊停車空間都不足,許多民眾希望市府找地方闢建地下停車場;雙十國中雖設有停車場,但停車空間仍不足,周邊又有社會住宅需求、未來仍有都市發展空間,建議利用停管基金在力行國小、進德國小增設停車場。
民進黨市議員陳雅惠表示,截至去年底,機動車輛登記數約為306萬輛,其中小客車約119萬輛、機車約187萬輛,目前路邊汽車停車格有5萬3476格、路邊機車格有2萬2527格,汽機車停車位需求殷切,民眾甚至反應,連要找違規的停車位都找不到,因此,如何有效解決區域性停車問題,已刻不容緩。
陳雅惠建議市府,全面盤點學校用地,未來機關學校有興建廳舍規劃時,應優先與交通局協調評估規劃停車場,在非上班期間,透過智慧化停車收費管理的方式,開放民眾使用,讓停車場空間效益最大化,增加鄰里停車供給。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目前市府有針對開發較早的區塊評估是否可增設停車空間,也將與教育局確認,若學校未來有開發計畫,將視開發計畫評估是否能增設停車空間;至於水湳經貿園區目前有些停車空間為短期闢建,未來將盤點周邊場域看能否增加停車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