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隨著社會高齡化,遺產稅規劃議題越來越受重視,若做錯規劃,荷包可要大出血!信義代書指出,有一先生繼承老婆過世的房產,日後出售該繼承房子,原本以為只要繳30萬元房地合一稅,最後竟繳80萬元,比預期高出2.6倍。
信義代書廖女滿表示,一對夫妻在109年購屋,房屋登記在太太名下,但房貸卻是由先生名義負擔,主要是先生的職業比太太好,能取得較好的貸款條件。
但110年2月太太不幸過世,因無子女故由先生繼承房產,日後賣房辦理產權過戶時,預估為30萬的房地合一稅金,沒想到,實際竟高達80萬元!
關鍵就在於太太為房屋所有權人,但借款人一開始就是先生本人,這筆房貸無法作為繼承房產的「額外負擔」扣除。
廖女滿進一步解釋,若繼承的房產尚有被繼承人借款未償還之貸款,除可自遺產中扣除,降低遺產稅外,日後繼承人出售該繼承之房地,計算不動產交易所得時,該額外負擔亦可自交易所得中予以減除。
舉例來說,若繼承房地現值200萬元,未償還房貸500萬元,超出的300萬元可自不動產交易所得中扣除,同步降低不動產交易稅。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