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定古蹟臺廈郊會館8日下午舉行修建落成入火安座剪綵大典,澎湖縣長陳光復親臨剪綵,期盼透過古蹟修復,提升臺廈郊會館的安全性,永續傳承文化資產。
陳光復表示,臺廈郊會館是縣定古蹟,除宗教性質外,以往更兼具交換商務資訊、洽談買賣與辦理鄉里公益事務的場所,它的興衰反應澎湖早期對外貿易盛況及馬公市區商業情形的改變,也見證了澎湖地區從傳統到現代的社會與經濟變遷。
陳光復說,澎湖文化資產豐富而多元,古蹟密度在全國數一數二,縣府會持續爭取經費妥善維護古蹟,提升古蹟本身的文化資產價值。
臺廈郊會館,在地人稱水仙宮,建於康熙35(1696)年,主祀海神「水仙尊王」,後因貿易興盛,成為臺澎廈門間商人聚集貿易、議決商業爭端會所,日治時期廟宇重建成2層樓建築,二樓為祭祀空間,一樓為「臺廈郊實業會」辦公場所,為郊宮同址的組織型態。光緒元年(1875年)水仙宮祭祀場所與臺灣、廈門郊商的會所合併,又稱臺廈郊會館。臺廈郊會館功能現今雖不復存在,但卻是澎湖重要的文化資產,足供後人紀念。
臺廈郊會館本次修復工程是繼84年修繕後,由澎湖縣政府邀請專家檢測,發現有毀損情形,於106年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損壞調查及規劃設計,109年續爭取總經費2,000萬元,進行修復工程。於110年8月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1條啟動修復,於今(112)年竣工,驗收完成後交還水仙宮管理委員擇期辦理入火落成儀式。工程由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辦理監造,澎匠營造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透過本次修復工程的進行,改善近年來漏水及結構的疑慮,以文化資產保存「修舊如舊」原則恢復「臺廈郊會館」往日風華。
臺廈郊會館修建落成入火安座剪綵大典,由縣長陳光復、立法委員楊曜、澎湖縣議會副議長藍凱元、澎湖縣議會議員吳政杰、澎湖縣文化局長洪棟霖、修復委員會主任委員洪文上、修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長青、台南新宅景福祠董事長陳建欽、馬公市長黃健忠等共同剪綵,完成入火安座儀式後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