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國內房市轉於冷卻情形頗為明顯,今(2022)年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15%,上半年則是年減2%,包括經濟動盪、升息趨勢、疫情爆發、打炒房政策...等都影響房市,而銀行業者對於房市的信心、樂觀度也趨於保守,對房貸管控更嚴格。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銀行對於生活機能不足,又較具投機氛圍的區域與產品,在核貸上本來就傾向保守,像是套房型產品因為投資性質重,銀行也會在貸款成數、利率上趨嚴。
陳炳辰表示,像台北市就會以擁捷運機能當作指標,而如套房型產品因為投資性質重,銀行也會在貸款成數、利率趨嚴,加上政府態度變化,目前《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傳出可能冷處理,銀行又以政府態度馬首是瞻,對於房市前景抱持較大的風險,確實有可能針對部分區域房貸業務較消極。
而民眾想覓得較好的申貸方案,陳炳辰分析,可以選擇拼業績、衝勁較強的新銀行,或是壽險業者,通常會推出一些優惠方案來吸引市場,來增加績效,像過去王道銀行甫由台灣工業銀行改制更名問世,就曾首推40年房貸,引起不少購屋族的興趣。
另外,預售案也會見建商以低首付、建商貸款的方式來協助預算有限的民眾,善用預售產品低自備款,後續的寬限期,以及像是一些長期的優惠房貸方案,如青年安心貸款、公教人員等,都算是能減輕持有房產壓力。
陳炳辰提醒,自身信用狀態不好,如信用卡常有欠繳紀錄,或是為央行限貸令的多屋族群,又或是購買的產品為小宅、戶數多,周邊居住機能不足,都會大大影響申貸結果,購屋前得有所考量,免得核貸不下,白忙一場。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表示,民眾收入所得已經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建議真的有購屋需求者,可以先評估自己的自備款有多少,最好抓房價總金額的3成自備款比較保險且寬裕,並尋找自己生活圈或是距離工作地點,通勤便利的區域,若預算有限,可先「以小換大」或「以距離換取房價」,先購買2房或小3房的產品,日後累積一定財富之後,可再換更近市中心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