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空包彈」災情嚴重 陳素月邀農委會下鄉辦理說明會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2-06-09 02:43

今年因氣候關係傳出稻米「空包彈」災情嚴重,卻未見農委會官員下鄉勘災,引起民怨,立委陳素月先後接獲許多稻農陳情,指近日陸續接獲縣府、公所或農會通知,要求111年二期稻作須辦理休耕,否則將取消繳交公糧的資格。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今年實施「水稻收入保險」取代過去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只要該區減產超過2成,每公頃即理賠1萬8000元,免勘災。自去年起推動「稻作四選三」的政策所致,且地方農友多半有所誤解。

立委陳素月向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建言,邀請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前來社頭鄉公所禮堂,面對面聽取基層農友的心聲,也藉此機會清楚說明「稻作四選三」政策如何執行,以及因應國際農作物原料大漲,農委會鼓勵農民轉作硬質(飼料)玉米,一方面希望能藉此機會擴大國內硬質玉米的供應、穩定飼料價格,另一方面也希望契作保障的收購價格,能提高農民收益、改善農民的生活。

稻作「空包彈」災情嚴重未見官員下鄉勘災 陳吉仲只會要農民轉作


彰化縣是台灣主要稻米生產的縣市之一,然而農村人口年齡老化,稻田現今大多是老農耕作,接獲消息都覺得氣憤難平。居住在社頭的謝姓農友表示,現在物價飛漲,稻米市場收購價格低迷,很多老農都是靠政府公糧收購,才能維持基本的生計,先前接到縣府通知要休耕,休耕一公頃只有補助4萬5,扣掉整地的費用,根本就沒剩下多少,所以農民只有繼續種才有收益,政府又說沒有休耕就要取消公糧收購的資格,感覺好像是在威脅農民一樣,這真的太不合理了。

農委會則表示:事實上,台灣稻米長年生產過剩,政府雖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但無法為農民創造更多收益,因此自109年下半年即加強宣導,並於110年一期稻作開始推動「稻作四選三」,鼓勵稻農轉作蔬菜或其他作物,減少稻米生產過剩的情形,如此也可以讓稻米市場價格提高,增加農民收益。

另外一位先前陳情過的埔鹽陳姓農友則說,政府推動「稻作四選三」,鼓勵農民改種甜豆等蔬菜作物,事實上這些作物的價格都不好,轉作這些蔬菜根本沒有多少收益,立委陳素月辦公室幫忙反映心聲,告知轉作不只有甜豆這些選擇,寄給來農委會推廣種植玉米的政策資料,但打電話詢問縣府農業處,卻得不到明確的答案。

農委會則回覆:因為俄烏戰事持續進行,造成國際黃豆、玉米與小麥等作物供需失衡,進而導致國內飼料、肥料價格大漲,農委會自去年推動鼓勵稻農轉作高梁後,今年更鼓勵參加硬質(飼料)玉米契作,以提高農民收益,目前已經從今年6月1日起受理農民登記,預計到7月底為止,過往國內二期作的收成都欠佳,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特別在立委陳素月建議下,啟動農業縣市稻作說明會,希望能透過轉作,讓農民的收益更高。

陳吉仲主委更進一步強調:絕對沒有強制農民休耕,農民仍可進行二期稻作,但公糧不予收購。未來只要配合一次轉作或休耕,仍可繼續繳交三次公糧,亦即不會取消農民繳交公糧的資格。如果透過休耕、轉作讓國內稻米生產減少,不但轉作玉米或稻作四選三的的農民可以賺到比過去公糧收購更好的收益,沒有轉作的農民,即便稻米由民間收購,價格也會比以前提高。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