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大轉型啟動! AI資料中心+變壓器缺口齊發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11-13 18:00

電機大廠東元(1504)舉行法說會,公司第三季營收達145.38億元,雖較上一季小幅回落,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 8%,前三季累計營收437.59億元、年增近5%。值得注意的是,東元在產品組合改善與費用控管之下,第三季毛利率升至24.6%、營益率提升至11.2%,單季EPS 達0.75 元,顯示營運體質正加速回穩。

在策略與市場布局上,東元已不再是過去的「馬達製造商」,而是全面進軍綠能、電氣化、資料中心與節能減碳的解決方案供應商。透過提升自製率、擴大設備產能及深化國際合作,公司正為下一波成長做足準備。

綠色能源領域,東元的PCS(電力轉換系統)台灣產線已完成認證與採購,離岸風電專案也陸續併網。

在電氣化方面,東元取得首批歐洲「扁線油冷式電驅橋」訂單,朝車電與商用車動力系統深耕。同時,中壢廠新建的電力級變壓器產線已進入試產,馬來西亞Busway(匯流排)新廠也正式啟動。變壓器、Busway、控制盤等高毛利產品納入自製後,可有效控成本、提高整體毛利。

受市場期待的是東元全面切入資料中心。隨著AI運算推升機房建設,美國、台灣、東南亞等地都在快速擴張。東元分析三地的認列速度有所不同:

東南亞最快,交期短,未來1~2 年營收將率先反映

台灣明年聚焦取單,預期可成為POC(驗證場),後續有機會快速複製到海外

美國市場最大但最慢,需花時間釐清法規、規格、建置條件,預估2027年後才會有大規模營收認列

鴻海的策略聯盟也是亮點之一,雙方合作範圍不只AI MDC,也包含傳統機房的混合式(Hybrid)方案。東元負責MEP(機電工程)整合,結合冰水主機、空調、變壓器與控制系統,有助提升整體毛利。

變壓器需求火爆,美國能源轉型與老舊電網更新帶動訂單能見度拉長至半年以上。東元印尼Sintra廠、中壢產線以及2027~2028年完工的觀音新廠,將構成完整的輸配電產品鏈。

整體而言,東元站在AI資料中心建置、全球電網升級與工業節能三大趨勢交匯點上。若變壓器產能開出、資料中心成功到美國市場,東元的獲利結構將進一步改善,未來數年成長動能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東 元   1 5 0 4 ( 圖 片 來 源 :   C M o n e y ) 

▲東元 1504(圖片來源: CMoney)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