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針眼是許多人共同的困擾,眼皮紅腫、疼痛不僅影響外觀,也帶來生活不便。《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近一年來的網路討論,發現引發針眼的原因多元,且許多都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在眾多原因中,「過敏體質」被網友提及頻率最高。不少網友分享,只要寢具沒有定期清潔,眼睛就會紅腫不適,甚至長出針眼。這也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民眾,應特別注意居家環境清潔,才能降低針眼風險。
此外,「情緒與壓力」也被認為是針眼的隱形推手。有網友表示,當自己壓力大或情緒起伏劇烈時,特別容易長針眼。醫師解釋,這與身體免疫力下降及皮脂分泌異常有關,呼籲民眾平時應適度紓壓,保持良好作息。
用眼過度、不良衛生習慣,都是針眼高風險因子
除了體質與情緒,常見的針眼成因還包括:
睡眠不足: 許多網友分享熬夜後長針眼的經驗,因為當身體疲勞時,眼部抵抗力也會變弱,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
卸妝不徹底: 眼部清潔不佳會導致皮脂腺阻塞,是引發針眼的主要原因之一。
衛生習慣差: 沒洗手就揉眼睛,會將手上的細菌帶入眼部,引起感染。
慢性結膜炎或眼瞼炎: 這類眼部發炎問題,也可能增加長針眼的機率。
用眼過度: 許多上班族因長時間盯著螢幕,導致眼睛乾澀疲勞,也可能誘發針眼。
刺激性飲食: 辛辣、油炸食物與甜食,可能讓體質偏熱或引發發炎反應,進而增加針眼發生的機會。
一顆小小的針眼,背後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你經常為反覆長針眼所苦,除了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也應從日常生活中找出潛在的風險因子,透過調整作息、飲食與清潔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針眼發作的機率,維持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