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於113年2月正式公布「桃竹苗大矽谷計畫」,並將大新竹輕軌納入重大建設項目。為加速推動大新竹輕軌建設,立法委員鄭正鈐11日邀集國發會、交通部、鐵道局及新竹市政府召開協調會,針對新竹市政府提出的「大新竹輕軌紅藍線整合可行性研究」3,300萬元經費補助,鄭正鈐明確要求交通部鐵道局於兩週內盡速核定送部,以利市府迅速展開可行性研究。
鄭正鈐指出,在立法院多次針對大新竹輕軌議題提出質詢,也曾陪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委員實地考察新竹,敦促中央落實對地方交通建設的承諾。他指出,大新竹輕軌後續的工程及營運,對地方政府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負擔,他與國發會多次討論,除了編列公務預算由中央與地方分攤之外,引進民間促參或搭配有償PPP以及發行永續發展債等方式,都是可以紓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帶動民間資金與管理效率的方式。
左二: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右一:交通部鐵道局主秘陳慧君。右三:新竹市政府交通處處長倪茂榮。
鄭正鈐表示,新竹地區每日流動人口已超過百萬人,現有道路系統早已不堪負荷,嚴重的塞車問題成為新竹居民每天的困擾。推動輕軌建設不僅勢在必行,更是地方民眾期待已久的交通解方。他進一步指出,目前規劃的輕軌路線已串聯新竹縣,但竹科園區內部及竹科X計畫區域的公道五沿線也同樣具備強烈的連接需求,建議新竹市政府應將此區域一併納入可行性研究。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也在會中表示,大新竹輕軌建設具有相當的急迫性,她指出,桃竹苗地區為鞏固半導體產業優勢,亟需完善的基礎建設支持,確保竹科效益能有效擴散,國發會將持續關注,待可行性研究完成後,並積極協助地方推動後續建設。
高仙桂對鄭正鈐委員召開此次協調會表示高度肯定。她指出,政府目前正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採取「業者承諾、政府協助」的模式,引導兆元資金投資臺灣。若大新竹輕軌計畫能以引進民間資金的方式辦理,將成為公私協力的創新典範,期盼帶來政府與民間雙贏的良好效益。
目前大新竹輕軌紅藍線整合可行性研究由新竹市政府負責執行,市府過去多次積極爭取經費,終於在今日協調會中獲得具體成果。此次協調會由鄭正鈐委員主持,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交通部鐵道局主秘陳慧君、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專委魏瑜、新竹市政府交通處處長倪茂榮,以及相關部會同仁皆親自出席,共同推動本案順利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