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我看影片:https://mwhealth.psee.ly/7v9m8t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是迷思:可有效降低四大併發症風險
「水果不能吃」是許多糖尿病患者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但你知道嗎?最新研究指出——吃對水果,不僅不會升高血糖,還能幫助降低糖尿病的四大併發症風險!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指出,長久以來被奉為圭臬的「一天只能吃兩份水果」觀念,其實早已過時。根據耶魯大學與中國研究團隊對近50萬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攝取較多水果,反而能有效降低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腎病變與神經病變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
「你以為控制血糖就是控制糖尿病嗎?錯!真正的關鍵,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江醫師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民眾普遍將血糖數字視為唯一目標,卻忽略了真正應該關注的是身體整體代謝與胰島素阻抗。
為什麼吃水果反而有益血糖?
江守山解釋,水果中的天然植化素(如多酚、花青素)不僅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還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度。雖然吃水果後短時間內血糖可能略有上升,但研究發現「下一餐的血糖反而會更穩定」,形成所謂「短空長多」的正面效應。
「你只看兩小時後的血糖上升,卻沒看到整體糖化血色素的改善,這就是短視。」江醫師強調,水果其實是對抗糖尿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哪些水果對血糖最友善?
江醫師點名幾項日常常見且有益控糖的水果,包括:
● 芭樂(去皮)
● 蘋果(連皮)
● 莓果類(藍莓、黑莓)
● 火龍果、芒果
● 葡萄與葡萄乾:即便糖分高,仍被證實有助於降低併發症風險
控糖生活小撇步,你做對了嗎?
除了吃對水果,江醫師也提供幾項不花錢又實用的控糖妙招:
● 飯後立刻走路或活動,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
● 儘量選擇隔夜飯或醋飯,澱粉結構改變可減緩升糖速度
● 餐食順序要調整:蔬菜、蛋白質先吃,白飯放最後吃
● 餐間搭配綠茶、洛神花茶、肉桂茶、洋甘菊茶等天然茶飲,皆可穩定血糖
控糖重點不是「漂亮數字」,而是「少受苦」
最後,江守山提醒,控制糖尿病不是為了讓報告單數據好看,而是要避免洗腎、截肢、失明等悲劇發生。「血糖漂亮卻照樣洗腎,那叫成功嗎?」
想真正遠離糖尿病帶來的可怕傷害,從今天開始,吃對水果、動起來、改變順序,讓血糖穩穩走在健康路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