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市長致詞。
桃園市在城市發展與文化建設上雙雙傳來佳音!市長張善政23日於市政會議中宣布,桃園都市更新與重劃工程正穩步推進,期望透過土地活化與社會住宅建設,全面優化市容風貌;同時,桃園市更榮獲教育部「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肯定,展現市府致力營造知識友善環境的成果。
市府針對桃園區文中路一帶長年閒置的公設保留地,近日獲內政部核定活化方案,即將啟動「國強市地重劃區」計畫,並於4月25日正式公告實施。張市長指出,該重劃區將整合社會住宅、教育設施與道路建設,約一公頃的土地上將興建社會住宅,為年輕族群與弱勢市民提供更多元的居住選擇。
此外,中平與龍壽重劃區也在市府規劃藍圖中,期望透過系統化土地整合與都市計畫活化,不僅提升居住品質,也讓桃園城市面貌脫胎換骨。
針對桃園國小旁原新民大樓基地,張市長說明,該建物於去年8月因結構安全問題拆除,市府因應需求,將其暫時闢建為平面停車場,預計本週六完工,將釋出52格汽車位與242格機車位,有效紓解區域停車壓力,亦為後續整體都更奠定基礎。
張善政強調:「這只是起點,未來將持續結合周邊區域辦理更新工程,翻轉舊城區、重塑街廓風貌,打造一座宜居且有溫度的桃園市。」
國強市地重劃區將規劃為社會教育、住宅與道路等用途,並興建社會住宅。
在市政會議上,張市長也親自接受教育局獻呈的教育部獎狀,表彰桃園市榮獲「113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直轄市組的「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
他指出,自市立圖書館總館啟用後,市府持續投入資源,充實硬體設備與館藏,並設立客家與多元文化專區,讓市民在圖書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知識領域。全市目前設有41間分館,由12區主任統籌營運,落實圖書館在地化經營,轉化為居民的「社區大書房」。
教育局進一步指出,桃園圖書館團隊積極與校園、社區及業界合作,策劃各式閱讀活動,使閱讀更生活化、數位化與產業化,進一步拉近圖書館與市民的距離。
圖書館館長施照輝補充:「我們提供的不只是書籍,更是讓市民在每一頁中尋找夢想的起點。」他也邀請更多市民走進圖書館,善用電子書、數位平台與各項親子、樂齡資源,開啟屬於每個人的幸福閱讀旅程。
在都市翻新與閱讀提昇的雙軌推動下,桃園不僅逐步蛻變為現代化城市,也持續培養文化底蘊。張市長強調,市府將持續以市民需求為核心,從土地開發到心靈滋養,打造一座真正宜居、宜讀、宜生活的永續城市。
教育局呈獻榮獲教育部「113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直轄市組「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