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點滴盡情演繹 你就是自己人生舞台上的明星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4-06-27 14:15

採訪中,郎祖筠隨意扮演起老生憤怒的一個橋段,眼神、手勢、動作,維妙維肖,彷彿親臨戲劇現場,讓人拍手叫絕。

從表演、編劇、導戲、主持到開創「FUN演生活學」,無時無刻扮演好每個角色,渾身上下都充滿了「戲」味,不但自己演戲,也影響身邊的人入戲。

耳濡目染累積能量 貴人引導開啟表演人生

父親民國三十八年來台,在省黨部影視圈工作,她跟著父親在戲班裡打轉,叔叔、阿姨在台上演戲,她在台下模仿,耳濡目染累積表演的能量。

母親嗓子好,鳳陽花鼓、一根扁擔、送別等文藝歌曲在口裡哼哼唱唱,她遺傳母親的好嗓子,唱歌、唱戲都難不倒她。

高二那年,她參加救國團戲劇編導研習營,同梯的還有張雨生、黃舒駿、製作人陳行潔,研習營的戲劇中,她擔任主角,被朱之祥老師讚揚(當時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引導她考戲劇系,開啟她的表演人生。

她說,自己很幸運,當時戲劇系的老師剛從國外回來,最前衛的老師,諸如方法演技、貧窮劇場、史詩劇場、後現代主義、荒謬主義等戲劇都曾歷練過,四年的學習給她很多的養分。

其中,影響最深刻、轉變最大的是參與賴聲川導演的《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演出。

投入感情深刻體驗 心結打開被療癒

老師做環境劇場,「四合院中,我在庭院走來走去,和另一頭的母親對話,有很深的東西,觸動我的感覺」。

現實中,她跟母親都是急躁之人,說話很衝,甚至惡言相向,沒有太多的肢體接觸,直到父親過世,才稍稍有了轉變。

排戲時一直不敢給情緒,老師也覺得奇怪,怎麼冷冷的,少了些什麼,掙扎很久才投入全部的感情,深刻體驗母子之間的扭曲和變態。

「結束後,我蹲地上大哭,劇場的人前來關心,老師說,『不要安慰她,讓她自己過去』,我的心結就此打開,瞬間被療癒」。

先相信自己是這個角色 看戲的人才會相信

郎祖筠戲路多變,什麼角色都願意嘗試,有「百變女王」之稱,出道以來,飾演過上百部戲,不論是《甜蜜殺機》裡大哥的女人,還是《梁祝》中梁山伯調戲英台妹的戲碼,動作、眼神都非常精準到位。

她說,排練前一定先做足功課,把角色的外型、個性、心態想得透徹,即便飾演反派,必須要先相信自己是這個角色,看戲的人才會相信。

她與妹妹分飾梁山伯與祝英台,對戲的眼神連妹妹都感覺羞澀,「太有侵略性了」,「那時她在我的眼裡不是妹妹,而是情竇初開的祝英台。」

甚至在《甜蜜殺機》裡,扮演冷酷殺手,與黑道大哥同志戀愛,過程中,沒有一句台詞,全靠動作、眼神詮釋愛恨情仇,「幹完一票之後,還跑去泰國變性」,錯綜複雜的情緒,讓觀眾不寒而慄。

把「原來的我」縮到最小 演出「不同味道的我」

「演員要把自己變成大型的中藥鋪,中藥鋪越大,櫃子越多,每一個抽屜都是一個情緒的盒子,就像抓藥一樣,把角色的藥抓來,這情緒放一兩、那情緒放二兩,捏成一個角色」。

有人說,傳統京劇太死板,她認為,「京劇裡都是細節」,老生走路的情態、武生的手勢,說話的語氣、腔調,每一個字、每一個動作,細微之處傳遞某種情感,必須仔細推敲。

人生下來都有個性,表演中必須把原來的我縮到最小,「在台上有三個我,原來的我、另一個我、角色中的我,另一個我在審視平衡兩個我,讓原來的我不要太強」。

剛畢業的那幾年,頻頻看到那個審視的我出來批判,「在演什麼?怎麼演得這麼爛?」隨著演技的內化,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即便是編劇照著自己的個性寫,她也能演出「不同味道的我」。

懂得切割 多重角色切換自如

郎祖筠擁有絕佳的戲劇天分,能在短時間入戲,也能在短時間出戲,收放自如,生活絲毫不受影響,她說,就是「切割」,導演喊卡,就回復到原來的個性和大家談笑風生。

在《接送情》劇中,她與顧寶明二人分飾四個角色,大小姐、山東大媽、小兵、紈褲子弟,時空、個性、語言完全不同,同樣在角色中切換自如。

「作為一個專業的演員,工作和生活還是必須切割」,演戲很辛苦,是因為要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如果生活還要這樣,那真的會崩潰。

不當明星 要作專業的演員

生活中,她是一個真實有溫度的人,她喜歡說故事,創造快樂的氛圍,老公心目中,她是一個愛耍寶的妻子,劇團中,她是聖誕老婆婆,有好吃的就跟大家分享。

「我沒有要把自己當成明星,我把自己當成專業的演員,這份工作讓我成為公眾人物,這是工作的特質」。

在分析角色時,清楚看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唱歌、演戲,開開心心過日子,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戲裡戲外都是人生、都是角色,戲外她仍然扮演好妻子和女兒的角色,從事演員多年,她認為,生活中的角色都可以重新設計,改變其中的內涵。

角色重新設計 關係跟著改善

她分享,年輕時跟母親衝突較多,父親過世之後,她突然感受到只剩母親,「她不能改,但我可以」,於是重新設計女兒的角色。

「她養我小,我養她老,現在她是我的小孩,她講什麼我都好聲好氣的回覆」,角色轉變,母女關係越來越緊密。

與先生的相處亦然,過去常因小事不講話,透過角色的重新詮釋,語言、態度的轉變,相處、溝通更加融洽。

她喜歡雙贏,凡事退一步想,這邊你配合我,那邊我配合你,事情更快解決。

寫作、演戲、教戲,郎祖筠說,「創意來自於生活」,手機只是一個畫面,不要沉溺於短視頻,真實世界更有趣,從小感覺轉為大感受,就是創意的來源。

體會人生百態 穿梭各種角色創造雙贏

「都說女人照顧孩子,你看過爸爸照顧女兒的神情嗎?眼神充滿星星和寵愛,好難形容!」坐公車、搭捷運,各式各樣的人生百態,有感觸就記下來,時間久了創意源源不斷。

有一年,她當傳藝金曲獎的策劃人,主辦單位要求「傳承、創新、跨界」,她找來琵琶樂、醒獅樂團、泰國木琴、國樂團、古典吉他、原住民小米豐收歌、京劇等不同元素搭配,就是來自於生活點滴的感受組合而成。

「把自己當自己的人生舞台,你就是那個明星,多方觀察體會,才會知道人的各種樣貌,在各種角色創造雙贏的局面」,郎祖筠斬釘截鐵的說。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