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幻域:異地方舟的視覺奇旅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4-06-21 11:45

▲ 藝術家林伯城示範呈現作品《類人把戲》 

展覽《幻境.異地.方舟》林柏城雕塑個展,呈現三種不同的空間概念,分別為幻境、異地與方舟,每一個空間都有其獨特的表現與寓意。

▲ 展覽《幻境.異地.方舟》現場

幻境與異地  

幻境和異地皆不屬於當下現實的空間。幻境為虛實之間的模糊地帶,通過意識和夢境的結合,創造出一種脫離現實的奇異景象。在作品中,人體部位被拆解、重組、拼合,形成不屬於現實的造物,這種遊離於虛實之間的氛圍,讓觀眾感受到一種奇異的美學。而異地則指向另一處時間和空間中的某個行動或事件,這種不屬於當下的情境通過作品中殘留的金屬切割痕跡以及對工業和機械的探討,將觀眾的思緒引向過去或未來。

▲ 左:作品《類人之舞》,右上:作品《菩提樹下》

方舟

方舟是聖經中挪亞用來拯救人類和物種的工具,展覽中作者將其比喻為現代博物館的象徵。博物館保存著各種物質和精神的證明,抵禦自然和時間的侵蝕。展覽中的偽博物館空間通過收集和展示各類奇異的物件,讓它們的精神在此時此刻被召喚出來,跳脫時空的限制,並賦予這些造物一種真實存在的立場。

 ▲ 左:作品《類人之舞》,右:作品《菩提樹》

在作品中,「類人」這個詞標示出這些形象已脫離完整意義上的人類姿態,成為一種「類似人類」的存在。這些形象對人類身分進行消極否定,表現出身體的模糊不清和曖昧狀態。《類人標本》中對身體的重新組合和再詮釋,採用不尋常的方式進行組合,產生出不安和詭異的視覺效果。《類人之舞》則通過焊接和變形,讓肢體碎片重新組合,形成如同跳舞般的動態。

工業與人性

作品中的金屬材質和工業技術,象徵著機械的冷酷與完美,與手工操作的溫度形成對比,表現出工業化和社會型態轉變帶來的冷漠與人性之間的拉扯。《菩提樹》中結合了機械與身體的元素,拋光的不銹鋼圓球與其他部分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出理性與感性、外在與內在的交織。

▲  展場一隅,作品《延伸》

身體的延伸與變形

《延伸》通過長繩狀的物件,由截斷的手臂和小腿構成,這些片段以工具語彙相互連接,成為重複且規格化的零件,消除了原本的身體特徵和生物性,變得模糊不清,引發觀者的思考。《一年零六個月的身體》則展示了作者在長時間創作過程中累積的物件,每一個殘餘物件都有其獨特的形態,呈現出身體的故事和創作歷程。

▲  作品《一年零六個月的身體》

幻覺中的戲

《一場幻覺中的戲》結合多個身體碎片和非人體元素,形成一個超現實的幻想場景。各種身體物件彼此交織、互相連結,呈現出一個微觀的生態系統,展示出身體與環境、身體與他者之間的依存關係。這些物件在作者設定的虛構邏輯下,打破了現實的身體觀念,形成純粹的形體之間的對話關係。

 ▲作品《一場幻覺中的戲》

林伯城以科幻般的視角探討身體的意識和存在,為觀眾打造一場視覺與思維的雙重體驗。


展   覽|幻境.異地.方舟-林伯城雕塑個展

展   期|2024.06.15 (六)-2024.07.20 (六)

藝術家| 林伯城

地   點|理善藝聚空間 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5樓之1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