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根釘子的中國傳統精工 彭順旺推廣發揚魯班鎖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2016-07-30 21:26

古人的巧思和各種器皿在沒有鐵釘等物之時,都是利用木器的卡榫,把林器銜接起來。

「您知道嗎?打開一顆魯班鎖要好幾小時嗎?」有位家長讓小朋友去開一顆魯班鎖花了大概二個小時,才把一顆魯班鎖恢復原狀,從事木工有數十年的彭順旺說,魯班鎖原是古人日常生活重要的「鎖」住寶貴東西必要之物,現已成他行銷和益智的娛樂之物。

彭順旺說,魯班是從事木匠工作的主師,古人的巧思和各種器皿在沒有鐵釘等物之時,都是必需利用工師自己去想,如何把一個結構物結合起來,都是利用木器的卡榫,把林器銜接起來,也都需要用很多時間和想法,去把物件一件件的結合起來,成為房子或一般家裡所用的器物。

他從高職科班畢業後,一直從事有關木工工作已滿四十個年頭,他的啟蒙師父,一再告誡要用心和不怕苦,努力苦練,才能讓自己木工技術達到一定水準和程度,他還回想在學習期間師父曾多次提及魯班經這部經典,當時年輕蒙懂未能明白真諦,直到自己成家立業之後,才發現魯班經乃是中華民族建築之經典,也是部文化經典。

他還說魯班經紀錄了中華歷史無數的工匠大師與能工巧匠的實際經驗,還有古早手工具和魯班鎖,還有用於古代建築宮殿廟宇樑柱之榫接工法,利用陰陽榫卯不用釘子與膠合就能緊密結合經典之作,這種中國傳統精工,在建材工法不斷日新月異後,此工法逐漸被淡忘。

為了推廣和發揚,除了不定期到處去展示各式魯班鎖外,他自己在和客戶討論施工或工程時,他都會把自製的魯班鎖拿出來供家長帶來小朋友把玩,甚至有興趣的他也會送一顆給小朋友帶回去練習,最近他也把數十種作品,放在義民廟內供人觀賞,希望引更多民眾來推動這傳統的工藝。

彭順旺說,魯班鎖變化很多,可以做年形形色色大大小小不同的魯班鎖,而且每顆也都有不一樣的解開的方法,他在多次的展覽中,就吸引很多民眾興趣,也都讚嘆中國工匠的智慧和魯班仙師驚人的技巧。三年前,在屏東巧聖殿舉辦全國第一次魯班文化祭,當時屏東科技大學木材學系師學,就對魯班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是驚訝!

最後,他說,希望百工聖祖科學之父魯班的精神,可以作為現今許多工匠的學習,更希望中國這種不用任何釘子與膠水,利用陰陽榫卯就能相互箝制緊密結合投術可以被推廣出去,讓這先人的精華被發揚光大。

古人的巧思和各種器皿在沒有鐵釘等物之時,都是利用木器的卡榫,把林器銜接起來。

古人的巧思和各種器皿在沒有鐵釘等物之時,都是利用木器的卡榫,把林器銜接起來。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