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裡討生活─大跌大買,小跌小買,別貪快跑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6-16 11:45

最近海峽中線成為新的美中台政治角力的新議題,中國大陸國防部:「台灣屬於中國,那有什麼『海峽中線』。」中方頻頻對美釋出「台灣海峽內海化」的訊息,試圖定義美艦駛經台灣海峽是闖入領海,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合法化。

說到底,從「九二共識」、「反分裂法」,到沒有「海峽中線」都是打法律戰,目的是搶佔道德制高點,跳針式的洗腦讓潛意識逐漸認同。這塊台灣做得不好,主要一味的阻擋抗拒,不懂得善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共機一天到晚來台灣防空識別區,台灣只是被動式的驅趕,這就像是俄烏戰爭的烏克蘭一樣被動,把戰場侷限在台灣境內。既然「沒有海峽中線」,共機來台灣像走廚房一樣頻繁,那麼,何不趁著上海防疫正亂著時,也派個幾架飛機去「探視探視」,說不定遇到共機驅離而緊張失事,撞上金茂大廈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意外」(反正台灣戰機老舊頻失事也不是秘密)。

至於用民族意識鼓動愛國情操,也可以反過來利用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宏願─推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可問問上海人覺得現在活得自由嗎?體制民主嗎?多反向思考幾次就知道怎麼接招。

通膨到決定性高點 股市才會觸底

西方跟俄羅斯已經撕破臉,在糧食與能源這塊已經建立貿易壁壘,拜登親訪沙烏地阿拉伯能獲得OPEC支持增產嗎?歐美日競相自建晶圓代工產能,也會墊高科技成本,這些通膨上漲的因素都不是聯準會能控制的事,聯準會能做的,就是墊高資金的成本,讓需求縮手而已。

經濟衰退是目前華爾街投行的主流聲音,繼摩根大通、高盛、瑞銀之後,美國銀行認為,在通膨達到決定性的高點時,股市才會觸底,從五月的CPI數據來看,通膨還沒觸頂,回顧1945年以來美股歷史上熊市,通常在進入技術性熊市之後,平均會在接下來103個交易日內繼續下跌-14%,然後才觸底,這樣說來,那就是中秋前後了,換言之,今年美股沒有選舉行情,充分的傳達了某種民意走向。

六月十四日FOMC利率決策會議之前的道瓊指數連跌五天,創30144.23年內新低點,拖累台股加權指數下跌48點,連續兩天量縮下跌,半年線即將跟年線死亡交叉,構成中長空格局,在聯準會升息即將拍板定案後,台股將迎來驚喜?還是驚嚇?

波浪理論推估 少了一個低點

今年無疑是個熊市,一月五日的18619高點跌到六月十五日為止,在波浪理論的推估走勢裡,怎麼看都少了一個低點,差別只是先上後下(第四波的C波反彈,後面還有第五波下跌),還是先下後上(第五波的下跌,將來進入到大規模的中期反彈),如附圖所示。感覺上空頭似乎非得下探去年本土疫情爆發時的15159前低點不可,說來其實合理,畢竟現在每天維持數萬人確診,而且有重複感染的風險,回測15159前低點也是正常。

今年外資是賣方、投信是護盤的指標,但從六月六日起的七個交易日,罕見的出現五天賣出,造成中小型股偏弱,而二千億左右的盤勢,權值股也不是很強,投信籌碼鬆動的弱勢股必須避開,就算將來有反彈,這類股票估計也是跌多漲少。

從目前三大法人進出表來看,載板是高位開始補跌的新族群,欣興六月十五日剛跌破頸線支撐,200元以上已成頭部套牢區,雖然收盤落在年線支撐附近,但就算有反彈,213.5元以上的壓力就很大,在英特爾收回載板單面電容打件製程自製後,載板的景氣展望從原先的排隊加價等產能,變成出貨增加,價格漲價縮小,甚至價跌,所以就算營收增加、利潤下滑,對處在高位的股價來說不是好事。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