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皮膚炎患者福音 運用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物改善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2-06-09 16:32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病,台灣的盛行率介於4.7%到6.7%,異位性皮膚炎和遺傳有關。而成人異位性皮膚炎除急性溼疹樣變化外,臨床還有表皮增生、苔癬畫、癢疹等慢性病灶表現。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說,運用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物,可以改善搔癢引起的紅疹結節,癢感與癢疹病灶也獲得改善。

鄭百珊醫師收治1名9歲男童小明,小明2歲起,就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家人帶小明到處求醫,都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經鄭醫師評估及解釋治療計畫後,小明接受短期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及窄波段紫外線的治療,並搭配非類固醇外用免疫抑制藥膏,但仍搔癢難耐,於是使用生物製劑治療,1個月後,皮膚大幅度改善,不需要服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重拾自信,學業成績大幅進步。

鄭醫師表示,根據研究統計,3/1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及青少年屬於中度至重度,嚴重影響生活、學業、身心發展。超過6成的兒童及家長有影響睡眠情形,更有2到4成病人有被霸凌經驗,這類病人也有較高自殺意念、心理問題及憂鬱傾向。

鄭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較多是兒童疾病,但在任何年齡也會發病。相較於兒童,成人異位性皮膚炎除急性溼疹樣變化外,臨床還有表皮增生、苔癬畫、癢疹等慢性病灶表現。根據統計,約4/1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成年後才會出現病灶,有些兒童期發作的病人會隨年紀增長而改善。

鄭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已有跨時代的發展,就是運用生物製劑及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生物製劑用於治療中至重度,此藥物安全性高,相較於傳統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都較好,健保署已核准使用於6歲以上病人。而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可有效阻斷過敏發炎反應,用於治療中至重度,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彰的病人有很好的效果,副作用少,但少數病人會出現青春痘、帶狀皰疹及其他感染症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