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生技指數止跌翻揚?法人:三大價值面讓商機浮現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4-28 17:30

美國物價指數續創40年高位後,聯準會暗示5月升息可能一次升兩碼,再次引發近期恐慌賣壓,加上5年及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反映投資市場對升息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越來越大,根據歷史資料,每當出現殖利率倒掛之後,醫療產業表現在各類股排名中較其他產業更抗震,而面對疫後生技商機,各事件驅動之股價效益題材齊放,儘管日前市場波動較大,但頻繁輪動同時也代表機會仍存,同步受惠經濟重啟及政策面的支持,就等投資人抓住進場趨勢。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股市有逐漸回穩,生技醫療基金的績效皆有不俗的表現。根據各國醫療支出GDP的佔比顯示,過去十年來因著人口老化的趨勢,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日益精進,預估未來十年全球65歲的人口會超過各國人口的兩成以上,產業利多之下,投入於其中的資金累積勢必可為接下來的股市環境及商機議題,帶起連動的股價效益。

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擬任經理人劉翠玲表示,世界各大醫療產業的技術不斷創新,生物藥、細胞治療、mRNA及基因療法正在改變醫療的遊戲規則,人類的健康品質要求提升,讓生物技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用領域也相當廣泛,癌症、再生醫療,甚至是極富話題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研究,都還有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今年FDA新藥核准速度相當積極,而新創生技IPO及併購熱絡,相關臨床成果不間斷,即便於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仍提升8%,質量快速成長,醫療生技不再只是傳統產業,政策面的助推之下,生技股潛力無限,是投資人可擇優長期佈局的好時機。

生技醫療股去年因升息提前疑慮而進入修正,目前全球生技產業股價處在低位,不免讓市場擔憂升息環境下生技股是否能有所表現,許多投資人會疑惑此時選擇投入生技相關標的可以嗎?劉翠玲表示,自烏俄爆發戰爭以來,各種利空衝擊金融市場,而近期Nasdaq生技指數卻已出現止跌緩漲的跡象。

根據彭博資料,今年以來(截至2022/4/12),大型生技製藥公司如必治妥施貴寶(BMS)漲幅23%,雷傑納榮製藥(Regeneron)漲幅13%,安進製藥(AMGEN)漲幅11%,顯示具穩定營收及成長機會潛力的公司仍有機會領軍上漲,看準全球經濟復甦,戰爭及疫情影響持續淡化,股市快速反應聯準會升息,保守展望可提供獲利上修契機,以三大重點看到生技製藥新商機:

一、生技股評價跌至一倍標準差後進場,一年後多有不錯表現

從生技股評價面平均本益比觀察,目前已接近低於長期均值(18)一倍標準差的低位水準,跟據過往經驗分析,當8成以上NBI成分股皆跌破年線時,適宜逢低進場,一年後多有不錯表現。參考小型及大型生技股股價指數及累計資金流向,機構法人正積極尋找逢回買進的機會,運用手中聰明錢。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提到,目前醫療生技產業還有評價面便宜的優勢,據統計,之前彈升的美國中小型生技指數XBI,目前的股價評估已接近歷史低點,預期在產業併購、正面臨床實驗結果等因子推動下,皆有助帶動股價正面表現,且2022年上半年預計有多項重要新藥公布臨床實驗結果,可望對股價帶來正向幫助。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22/03/31,以標普500生技指數為參考。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20/1/1~2022/03/31,大型生技股以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小型生技股以標普生技精選行業指數為代表。資金流向以IBB(安碩Nasdaq 生物科技ETF )、XBI(SPDR標普生技ETF)之總和為參考。

二、波段題材帶動風向,可望再造生技股行情

劉翠玲表示,上半年度陸續有多場世界級重要的醫學年會將登場,歷史經驗效應加持,Q2~Q3生技股表現機會大幅增加;而搭上知名生技製藥業收購案,也有機會撿到鑽石。以2021年Jazz Pharma收購GW Pharma為例,當時Jazz Pharma以72億美元成功收購GW製藥,併購方當日股價漲幅高達45%,此可做為操作小型股成功的精彩案例。

就大型製藥廠的本益比偏離程度來看,江宜虔分析,近期已出現大幅收斂,主要原因是由於市場風險趨避明顯增加,目前大型製藥廠本益比相對於S&P500指數本益比仍有10%的偏離幅度,顯示股價仍有上漲空間,此外,共同基金目前在大型製藥及生物科技產業的持股水位仍為近5年低點,預期資金持續流入空間仍大,對股價是一項支撐。

因此,在生技股多頭期的選擇上,除了醫學年會可往增添題材話題優勢,小型股爆發力也比大型股來得驚人,股漲機會也更多。生技基金中長期的表現不看淡,將評價面便宜及將部分資金轉向生技價值股,作為風險分散配置,也增加投資效益,日後皆有望持續上升。

三、掌握生技股穩定成長趨勢,長期投資布局不吃虧

根據資料顯示,過去20年來,生技指數成長幅度更勝科技股,NBI生技指數則高達831%,產業成長趨勢鮮明,平均報酬率從1%穩定成長至30%(投入時間約為一個月到兩年期間),在生技產業中,抱得越久,表現越佳,贏面也越大,適合長期或是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

參考NBI生技指數於1994年至2021年間的漲幅<註三>,生技產業挺過了三輪股市循環,分別是網路革命到網路泡沫結束、新興市場大漲至次貸暴風結束、最後即至現今,表現更超越大盤趨勢,在技術發展及獲利空間都不斷成長,應對不同市態,表現皆穩健,長線投資不吃虧。

江宜虔認為,目前聯準會進入緘默期,市場可能持續震盪測試底部,待5月4日聯準會會議宣布升息前後,可望利空出盡;就投資策略而言,建議持續趁低檔震盪時分批布局股市,不僅降低平均成本,也可掌握未來回升行情。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01/12/31~2022/03/31,以NBI指數為參考。

劉翠玲表示,在疫情期間,許多公司在推出新藥及臨床試驗時遇到阻礙,但隨著疫苗接種已使各地區逐漸重新開放,相關業務將恢復正常。而中小型生技公司具備豐沛的創新能量,大型生技製藥公司財務體質穩健且有強化產品線來帶動成長的需求,預期透過併購動能驅動生技股表現;最後對生技產業的大量創新及技術進步感到振奮,看好基因療法和基因編輯、免疫腫瘤和精準腫瘤領域,也對用來解決醫療需求未被滿足的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自體免疫疾病的整體產業成長盼找到機會。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