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兩極化走勢 醞釀多檔飆股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4-28 14:45

台灣日前公布最新的外銷訂單數據,不讓人意外的連二十五紅,單月達626.9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今年第一季也創下單季新高。

主要成長來自於5G、HPC、車用電子,而筆電、手機則顯得疲軟,大尺寸電視面板報價也還在跌(我們在節目上來談),拖累訂單成長表現。從經濟數據上,也印證了我們過去兩個月的觀點完全正確。

台灣依然在總體經濟循環向上的階段,但有一些小循環正在向下拉扯(像是庫存循環),所以投資人務必做好功課,之前我們給出的方向到現在依然適用,想要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績效,得多下一點功夫。

通膨及貨幣政策主導股市走向

國際股市維持弱震盪的格局,目前科技股與傳產類股走勢出現差異,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貨幣政策所導致,很快的我們就要迎接五月份的FOMC會議,市場對於一次升息二碼基本上已經沒有懸念,關鍵的問題變成「後面有幾次會議要一次升二碼?甚至一次三碼?」

而聯準會主席Powell在上週四的發表,更推升市場對於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緊縮政策力道,2022年底預計總共要升息十碼,這也導致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再次狂飆到2.96%(比我預期還要更快),當然對於科技股帶來的打擊會更大,所以那斯達克指數四月二十一日大跌超過2%就是這個原因。

此外歐元區也公布了最新的通膨數據,最新的CPI年增率高達7.4%,其中能源就貢獻了4.4個百分點,但即便排除掉食品跟能源以後,核心CPI年增率仍舊加速到2.9%,明顯歐元區面臨到物價上漲的壓力,所以通膨及利率依然是金融市場最在意的議題,盡量避免去布局對利率敏感的商品,才能提高投組的安全度。

台股維持強者恆強的局面

台股的部分也依然維持震盪,但個股表現卻很兩極,完全符合我們過去一段時間的觀點。強勢的族群依然強勢,例如網通缺料、航空漲價、綠能政策加持、生技藥物需求增加、農糧概念等題材,市場大量的資金往這些地方擠,造就許多飆股出現。

現階段有沒有營收似乎變得沒那麼重要,題材跟資金追捧才是王道,但有機會賺漲停板,何樂而不為呢?台股的電子股走法依然很弱勢,我認為這段時間有基本面的電子股可以續抱,但不能加碼,沒有基本面的電子股更是不能碰,拉高反而是空點。

實際操作的話,換股操作很重要,強勢股會輪動,而且資金跑的速度很快,因此分批停利、汰弱留強是基本動作,手上只能留下最有機會大漲的股票,強勢股短線漲多會修正乖離,但不會轉弱,一旦出現轉弱訊號,就是出場換股的時機點。

相對於大盤的走法非常弱勢,我們的操作上表現遠遠甩開市場,接下來好戲才正要開始,踩在正確的節奏上,就是繼續跳舞,慢慢把獲利累積起來,之後再來撿便宜績優股。

想知道更多財經資訊及產業分析,歡迎投資朋友加入我的群組,在Line上搜尋【@920lttev】以及Telegram上搜尋【money17168】,我都會提供最新的分析師觀點給大家。

台股強勢股─疫情概念股

▲台股強勢股─疫情概念股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