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眾也能靠太陽能賺錢?她靠三招讓綠電變日常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2-04-27 18:30

「讓全民參與永續綠電、生產,共享綠益。」以往說到太陽能光電,民眾的腦海中的印象是投資金額龐大,動輒幾百萬或是幾千萬的投資,跟一般消費民眾無關;但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血液裡藏著天生反骨DNA,她想轉變成一般民眾也能參與小額投資,因此,2015年創辦陽光伏特家,透過公民電廠、綠能公益或綠電交易平台,打造不遺落任何人、誰都不是局外人,處處都看得到「全民參與」的影子。

博士論文田野調查  種下綠電之路啟蒙種子

從大學、碩士班就投入社會學的陳惠萍,心裡總是有著,「當代社會能源及電力已是生活必須品,為何總是被忽視?」的不解,直到在台大社會所博士班,接觸到科技社會研究領域,因取得科技部計畫進行跨領域研究,參與經濟部陽光百萬座屋頂試辦計畫,開始關注人類社會因科技進入生活將會產生的變化,發現臺大理工科團隊鑽研再生能源的研發,也讓她看到契機點,原來台灣在太陽能板的研發及製造技術在全世界名列前幾名,甚至曾經名列全世界排名第二。

加上朋友在英國讀書跟她提到,寄宿家庭的屋主曾指著住家屋頂說:「Made in Taiwan」,讓陳惠萍惋惜說到,台灣製造的太陽能板輸出外銷占比達九成,本身擁有強大的技術,卻未能「根留台灣」加以運用。

事實上,世界各國能源轉型成功國家都有搭配政府政策支持,例如德國在2000年發佈再生能源法,確立了以固定收購價格制度為主軸的再生能源電力激勵政策,也奠定再生能源發展的法律基礎。

2009年那年是台灣能源轉型很重要一年,台灣參考德國制度,《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政府提供20年保證價格收購的躉購制度,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推動再生能源電能躉購機制(FIT),以合理的費率及長期保障收購期間等獎勵誘因,持續加速再生能源發展,鼓勵大家去做更多的裝設,透過這樣的模式帶動更多人投入應用,進而逐漸降低成本。

陳惠萍以《台灣太陽光電的在地使用與常民參與》作為博士論文題目,經由田野調查,他看到台灣太陽能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民眾難以參與,同時她也看到許多太陽能業者前往屏東找尋蓋太陽能的地點,此舉讓屏東縣政府思考如何災後重建及找到新的經濟發展,例如災民可以出租土地,運用太陽能板未來維運,讓災民參與得到綠色就業機會。

陳惠萍從學術研究者到成為勇於行動者,她笑說是人生小插曲,因為論文有個章節在處理屏東災後重建太陽能養水種電計畫,這個計畫讓她有機會接觸因八八風災造成災情嚴重的屏東災民,也讓陳惠萍一路見證了太陽能科技落在災後壤土上,發展出不一樣創新的可能性,成為支持地方創生的力量,但2011年311福島核災發生,再次觸動陳惠萍心裡,「災後重建可以透過綠能科技產業帶來新希望,但日本福島事件卻讓我看到災民沒有選擇這件事,」她意識到能源科技災難,福島居民因無法離開家園而被犧牲,興起她有股衝動,「我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事?」

因相信理念透過行動方式去串聯資源,幸運的讓陳惠萍找到天使投資人的贊助, 2013年她成功帶領16個日本福島小朋友前往屏東分享個人故事,透過這次經驗也為陳惠萍日後走向綠電這條路種下一顆啟蒙種子,讓她有勇氣再繼續做第二件事,就是面對台灣太陽光電無法解決困境問題,該如何提出解決方法?

然而她的預期全民參與並沒有發生,顯然市場上還欠缺民眾參與的機制跟作法,也讓她重新思考綠能科技對環境效益,台灣明明有這麼好的制度,為何每個家庭卻不裝置太陽能板,享受20年的綠電收益回饋。

破除民眾無感  公民電廠群眾募資平台上架

透過民眾的參與,再生能源發電的行動將會更加蓬勃,但陳惠萍觀察到,早期成本貴很多,很多人不願去做賠本生意,投入發電事業的有九成以上都是大資本、大企業,它們透過躉購制度賺到錢,但大部分民眾依舊無感,陳惠萍笑說,「每次提到太陽能,民眾就會問是熱水器嗎?」可以買太陽能板甚至可以獲利是很困難的事,興起她走向「台灣民眾有沒可能在過程去參與或共享綠色經濟的效益?」

因為博士論文進入了能源領域,取得學位後,內心一股聲音提醒著陳惠萍,從一個研究者轉成為行動者,自認從未有創業念頭的她,帶著這核心關懷,想用自給自足商業模式去看到台灣綠電的改變,因緣際會下認識一群來自五個不同產業的夥伴,湊足了100萬資金,2015年陽光伏特家的平台應運而生。

2016年,陽光伏特家開始第一個公民電廠專案「台南擔仔一號」,一共只有44塊太陽能板,裝置容量僅11.44kw,一片太陽能板15000元。但問題來了,「有了案場,如何說服別人買太陽能板可以賺錢難度更高?」幸好取得有能源轉型意識的台灣主婦聯盟的認同支持,用基金會買下20片的太陽能板,同一時間,群眾募資在網路上蔚為風潮,讓陳惠萍靈機一動,「以眾人力量來建構太陽能電廠吧!」

透過網路平台募集屋頂、發動民眾認購太陽能板的運作模式,一方面由民眾提供屋頂,另一方面民眾參與認購投資太陽能板發電,由陽光伏特家負責維運並分配部分發電利得,而提供屋頂的人可以有租金收入,參與眾籌者則獲得20年的售電回饋,這樣的模式不僅降低參與門檻,也讓平台降低建置成本,透過維運電廠獲得一定利潤,讓擔仔一號順利運作,隔年陽光伏特家營收就達到損益兩平。

陳惠萍第一次感受到,靠著「眾力發電」的創新募資模式改變了建置綠能電廠高門檻、高成本、高技術的框架,且經由網路群募輕易媒合供需雙方,讓有心實踐社會責任的企業收購綠電,充滿成長潛力。

2017年,台灣電業法修正案三讀通過,正式開啟台灣電業自由化的里程碑,陽光伏特加拿下台灣第一家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透過大眾化的募資,便利的APP介面,會員在線上就可看到自己投資的面板發電率,透過口碑行銷,陽光伏特家募資效率頗高,2018年就有一座擔仔六號,裝置容量大約有500KW,全台都有公民電廠達400座,累積有200萬瓦;2019年9月公民電廠平台「陽光伏特家」取得國內第一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成為台電之外,第二家可以直接賣電的業者。

首創綠能公益  群募為弱勢團體蓋電廠

陽光伏特家也首創「綠能公益」角度出發的模式,邀集企業將資源,直接協助弱勢團體籌建電廠,第一個推出的是桃園國際兒童村的綠能公益專案,協助桃園國際兒童村建置一個小電廠,當時需要資金35萬元,陽光伏特家特別設計客製化方案,透過群募或企業捐款為弱勢團體蓋電廠,陳惠萍擔心無人認同並參與時,沒想到透過37筆小額捐款達標。

陳惠萍提到,有位善心人士一次捐了4筆,對方說到,「我一直想支持綠能但沒有管道,終於有此模式可以捐款幫助弱勢,捐款是小事,你們願意去做才是最重要的事」,一席話對陳惠萍是莫大的鼓勵。

為了維繫「陽光伏特家」的社會企業基因與公益性格,將再生能源跟在地社群連結,後續又與國泰金控與陽光伏特家合作,在屏東新來義永久部落活動中心完成一座99.6kWp太陽光電系統,未來二十年發電收益主將回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透過群募或企業捐款為弱勢團體蓋電廠,再將收益回頭支持機構永續經營,有了綠色收益協助可受贈單位獲得長期且穩定的捐款,降低社福團體受贈愛心受景氣起伏影響,開創環境、經濟與社會共好的商業模式。

從社會角度綠能社會角度去看綠能經濟價值,創造更多社會平等的可能性,不讓誰被忘記關於能源貧窮的議題,陳惠萍將視角再擴大,她認為,弱勢族群因為日常用電成本,佔去一定開銷,讓生活受到影響,還有人因為無力支付用電,在使用接觸能源受限,這群人稱為能源弱勢。

陳惠萍說到,原本社會上弱勢族群同時又是能源弱勢,相對就會更加弱勢,例如銀髮族或身心障礙族群的照護上,就須仰賴電力,還有為了節能減碳無法搭乘電梯,而電梯就是身心障礙者的必備工具,將兩者扣連就是綠能結合公益。

「不論陽光伏特家所打造的創新模式,或能源弱勢,讓所有人在能源領域上都不被忘記,這就是我最期待的事。」陳惠萍說,早期是透過有屋頂的社福單位蓋太陽能板,陽光伏特家協助找企業或民眾募款,只要太陽出來就會有持續金流,電廠收益會回歸到弱勢團體,成為源源不決捐款方式。

但是,難道沒有屋頂的社福團體就不能參與這樣的綠能公益嗎?因此陳惠萍提出綠能公益100+,成為第一個綠能結合社會影響力的行動倡議,協助企業或個人在尋求綠電解方的同時,創造最大社會價值,去年串連台灣大哥大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因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位處台北市辦公大樓沒有屋頂,找到富邦集團的子公司台哥大合作,富邦人壽大樓本來就要出租屋頂,可以蓋40KW的太陽能,於是就募集太陽能板出租部分,一樣透過捐款參與認購太陽能板,後續收益回饋給弱勢團體。

透過平台與體驗  促成綠電公民投資

「公益專案收入不多,但是能夠滾動更多社會信任感跟行動。」陳惠萍認為,理想的狀態是每個電廠都有不同故事,連結社區、部落、企業行動,每個人都得到他想要的價值。另一種募資的方式,讓民眾小額認購一片片的太陽能板,以類似定存20年獲得回饋的「綠益共享」模式。

自認不是很勇敢的陳惠萍,帶著人文關懷的視角,她將自己定位為「後勤者」角色,因為相信想要創造更好可能性而讓她變得更加勇敢,想在體制內去說服更多人、透過全民參與平台把力量及結創造更大的改變。

「因為不滿足於現狀,可以更好去改變,想要讓更多人跟我們一起。」回首創業初期的艱辛,陳惠萍笑說,最難的是向不認識的人推廣創新的商業模式,常會被認為是詐騙集團,很幸運的找到了同溫層的夥伴,讓她得以將「美好的未來不在他方在我們手上」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慢慢擴散。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