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世界人口超過60%有缺牙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台灣各年齡層的平均缺牙顆數從4.1顆到13.4顆,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贋復補綴牙科主任陳永崇醫師指出,缺牙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缺牙造成美觀、發音及咀嚼功能上的各種問題。
對於一般年輕人或上班族,美觀問題容易造成社交上的困擾,沒人願意張口微笑或與人說話時,嘴巴裡有個大大的黑洞;對於教師、客服人員等需不斷說話的工作,嚴重缺牙會使他們很難字正腔圓發出想發的音。而大量缺牙時,食物就沒有辦法被好好咀嚼,不但無法享受美食佳餚,還可能因此無法攝取適當的營養;口腔是消化系統的第一道關卡,擁有健全的齒列是健康的重要關鍵。
陳永崇醫師表示,缺牙的治療,需考慮缺牙顆數與範圍。當缺牙顆數少或範圍較小時,可以選擇傳統的牙冠或牙橋做修復;而大範圍缺牙時,就需要假牙重建,以恢復口腔的功能。
傳統針對大範圍缺牙的重建,常使用活動式假牙,但在使用上仍有諸多不便,包括常有吞嚥及發音的問題,且重建後咀嚼功能及咬合力道僅能達到完整健康齒列的5成、甚至更低。而隨著人工植牙的技術成熟及數位牙科製程發展與普及,有越來越多患者願意選擇人工植牙。
陳永崇醫師表示,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在人工植牙治療上,透過數位牙科的技術,主要採取3個步驟:精準的術前評估、精確的植牙手術、精細的贋復體製作,並由專業的護理及醫療團隊提供術後完善照護。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將進一步把數位化人工植牙從單顆或局部修復升級至全口速定植牙,相較於傳統以植牙全口重建方式,因需要分區進行手術,並待骨整合完成,前後可能須費時1-2年,而全口速定植牙,將4支植體以特殊力學分布植入齒槽骨中,當日手術後,亦可給予患者全口臨時假牙,可大幅縮短患者從無牙到有牙的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