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海淡廠將進入環評 議員要求到地方辦說明會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9-06 10:56

經濟部水利署規劃在台南將軍區青鯤鯓的鹽田興建海水淡化廠,即將排入環評專案小組審查。環評通過後,將以5年的時間興建完成,每日可提供20萬公噸海淡水。出身七股的市議員陳昆和表示,水利署7月8日舉辦的視訊會議,無法獲得地方認同,要求到地方辦實質說明會,如無法獲得地方同意而強行興建,將軍及七股民眾會抗爭到底。

扇形鹽田。

扇形鹽田。



陳昆和議員說,根據資料,台南海淡廠預定廠址在將軍扇形鹽田右側、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左側。海淡廠廠區面積約12公頃,分2階段興建,第一階段工程費84億元,原訂計畫110年建廠竣工開始供水,第一階段日產水量10萬噸。但105年7月,在將軍首次辦理海淡廠環境影響說明公開會議,不僅青鯤鯓民眾反對,連七股、將軍2區民眾也反對而暫時擱置。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於7月8日舉辦台南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會,會議以視訊方式進行,由副局長鄒漢貴主持。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南縣區漁會、台南環保聯盟、台南市第一漁權會漁業生產合作社、將軍區鯤鯓里、青鯤鯓發展協會、青鯤鯓沿海漁民自救會、農委會漁業署、台南市府文資處、工務局及漢茵工程顧問公司,分別出席或以書面報告表達意見。

出席的多個單位表達意見,分別有參加的里長、里民太少,民意無法充分表達,無法承認此次會議。開發基地緊臨七股鹽場減資建群及扇形鹽田應予於說明。相關資料說明未齊全,爭議之處仍多,開發單位應多作說明。建議疫情減緩後至地方辦理公開會議,讓當地民眾了解開發案對漁業資源的影響程度。

水利署8月24日指出,台南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近日將排入環評專案小組審查,海淡廠將設在將軍區,初估工期約5年。環評通過後,2年內可完成用地取得及細部設計等,施工期約36個月,總經費約81億元。使用17公頃土地,廠區面積約11.9公頃,設有海淡廠、取水及排水管。廠內有沉澱、過濾、海淡RO系統及加氯消毒等設施,每日最大可提供20萬公噸海淡水。考量距離台江國家公園海域範圍近,海水取水口外移海岸600公尺,減少對沿岸擾動。

陳昆和指出,在將軍青鯤鯓興建海水淡化廠,主要是解決水庫淤積帶來的庫容量不足而引發的水荒、供應科學園區及工業用水、提供民生用水等,但是否有考慮到造成的缺失,如衝擊漁民生計與海洋生態、高鹽度滷水排入海引發隱憂、捕撈作業及養殖漁塭和蚵農嚴重受創、取排水管線經七股國家濕地破獲自然樣貌等多項。政府施政不能不聽取民意,只知一意孤行,如此一來,一定會引發抗爭的。

陳昆和議員強調,興建大型設施,要讓民眾了解是否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和生計,也要考量環境生態破壞帶來的危害、是否有其他的替代方案等,相信民意是良善循環的,不會為反對而反對。站在民意的一方,他堅持反對以視訊會議當作說明會,不可藉疫情因素而作罷。待疫情和緩後,要求開發單位和水利署一定要到地方召開說明會,化解民眾的疑慮,如此才能獲得更大的支持,未來施工也會更順利。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