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市議員呂維胤18日指責市府不應該「片面變更」補助計畫,將漁業署核定補助的EPP浮具由補助90%降為70%,害得蚵農還須自付30%,不但成本增加,一旦面臨異常氣候更會血本無歸。
市議員呂維胤指出,漁業署針對台南、嘉義、連江等縣市無論哪種環保浮具皆是補助90%,補助台南市金額高達3000萬,然而,台南市政府實際核發補助卻與漁業署計畫不同,將其中EPP浮具從漁業署補助90%降為70%,無端讓蚵農需多付20%,十分不合理。
呂維胤表示,現今蚵農偏好使用EPP浮具,其材質軟、外壁不容易破損、也較易綑綁的特性,蚵農在採購時依然會優先選擇;但農業局強推的EP浮具是硬塑膠,使用綑綁上不容易,反而容易隨海漂走,不受到喜愛。
呂維胤說,大家都是願意支持環保浮具替代保麗龍,但是現在五款浮具皆還在實驗性質,蚵農偏好的EPP卻面臨補助較低的困境,而台南的蚵農因為6、7月颱風頻繁、豪大雨侵襲的緣故,導致牡蠣的收成量不佳,只有二成左右的收穫,而合作的餐廳又因為疫情停業減少牡蠣的進量,不但出現滯銷又減產的慘劇,如今浮具又沒有完善的補助方案,對蚵農而言是雪上加霜。
呂維胤說,目前只有臺南市政府農業局PE浮具與EPP浮具的補助有所差別,希望市府能重視蚵農權益,回歸到原先申請的漁業署計畫,提高EPP浮具補助至90%,參照嘉義縣、連江縣府的作法,幫助蚵農度過疫情與天災的難關,以保障與支持本土漁業的永續發展。
市府表示,去年已補助EPP 5萬多顆、PE補助3000多顆,而PE較為耐用、環保,因此希望透過補助差異,引導漁民使用較耐用及環保的PE。為了減輕海岸污染,盼漁民逐漸改變養殖牡蠣的方式,改使用PE浮具或參考澎湖不使用蚵棚的浮筒延繩式的養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