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別輕忽 小心發炎性腸道上身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5-07 07:40

曉伶(化名)原本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國中女孩,初次來到台南新樓醫院小兒科賴馥蘋醫師就診,曉伶愁眉苦臉說,已經腹瀉三個月了,不僅如此,還時常伴隨著腹痛,食慾也跟著變差,體重掉了十多公斤,家人也發現她的臉色與唇色越來越蒼白。

賴馥蘋醫師表示,經過初步的檢查,發現曉伶有明顯的貧血、白蛋白低下、白血球與發炎指數上升,且糞便檢查裡也有陽性的潛血反應,建議曉伶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從直腸到盲腸都有明顯的發炎與潰瘍,合併切片化驗的結果,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在接受內科藥物治療與調養下,腹瀉、腹痛與貧血的狀況都漸漸獲得改善,生活恢復正常,曉伶的臉上又重拾光彩與笑容。

賴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的病症,由兩種疾病型態組成,一為潰瘍性結腸炎,二為克隆氏症。

潰瘍性結腸炎會造成直腸、大腸連續性的發炎、潰瘍,侵犯的深度主要為腸壁較表淺的黏膜層,而克隆氏症則會在口腔至肛門各處造成跳躍性的局部發炎,但侵犯的部位較深,可能整層腸壁都受影響,因此容易引起腸阻塞及腸瘻管等併發症。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的好發年齡分別為20~35歲及40~60歲,除了成人外也可能發生於兒童身上。在台灣,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為十萬分之八點五,克隆氏症為十萬分之二點一。

造成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十分複雜,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答案,推測為基因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叢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使免疫系統失衡攻擊腸道反覆發炎。臨床上,患者可能產生反覆的腹痛、腹瀉、血便、發燒、食慾不振與體重減輕等症狀,有些人也會出現腸道外症狀,如肝炎、膽管炎、關節腫痛、皮膚結節性紅斑與貧血等。在兒童更可能會造成發育不良、生長遲滯。

就醫時,醫師會透過病史詢問臨床症狀、身體檢查、血液與糞便檢驗,搭配內視鏡(大腸鏡、胃鏡)與切片化驗的結果來診斷,必要時還需要仰賴其他影像醫學檢查來輔助。即便在醫學發達的今日,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還沒有可以完全治癒的方法。

治療的目標在於緩解腸道發炎的現象,將急性發炎治療誘導至緩解期,且維持越久的緩解期越好,以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避免併發症的產生與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另外在兒童發炎性腸道疾病,追蹤與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更是重要的一環,內科治療選擇的藥物包括傳統藥物(抗發炎藥物 5-ASA、皮質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免疫抑制藥物)與生物製劑。少數病人因內科治療無效或藥物併發症,或產生腸穿孔、腸道狹窄、腸道瘻管、毒性巨結腸症或有癌性變化時,就須考慮手術治療。

賴醫師再次強調,良好的疾病控制有賴於醫病合作,規則服藥、定期追蹤,輔以均衡飲食、適度的運動,在腸道發炎獲得控制後,即可重新擁抱正常的生活。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