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者發現,一眨眼赫然發現當年可愛的花童,已經超過12歲,只能當伴郎。
最近有不少40多歲的未婚男女,一改過去不婚、畏婚、逃婚,如同日本「大齡未婚者」或「生涯未婚者」(有人將之稱作無根的一代),但疫情影響,發現不想孤獨過一生,因此一改年輕時的不婚想法,報名參加「婚活」,參加婚姻聯誼活動,希望避免孤獨終老,但讓他們感嘆的是,原本長輩或朋友的兒女想當結婚時的花童,一眨眼赫然發現當年可愛的花童,由於超過12歲,只能當伴郎。
成立於民國74年的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指出,畢業季,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求職之餘,也希望找另一半,出現不少八年級後段班,甚至一位九年級的護專畢業女生報名,不少原本抱定不婚的「超齡男女」也想通了,希望找另一半過餘生。
年近50,美國名校博士,擔任大學教授告訴徐乃義,早年念書、出國拿博士學位,回國後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壓力,一晃已近半百,原本過得自由自在,最近看到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松谷明彥指出,不結婚的人增加,未婚率急速上升,加速高齡單身戶增加,單身者一旦生病,或發生什麼事,將無法應對風險,不少高齡者經濟上、精神上都陷入困難。不只生病、照護成隱憂,連「住」也可能成問題,由於不想成為到死之前,一輩子都沒有結過婚的人,就是「生涯未婚者」,松谷明彥認為自己經濟、工作都穩定,當然該結婚!
擔任座艙長的在職空姊告訴徐乃義,過去飛機上飛來飛去,與異性接觸的機會多,但總認為該保持「工作專業關係」,生活被工作占據,收入也不差,認為單身也很快樂,不像其他已婚空姐「人在他鄉」心掛念家。但最近聽到有前輩孤獨死,心中忐忑不安,她告訴徐乃義,「坦白說一個人很寂寞!」
晚婚者發現,一眨眼赫然發現當年可愛的花童,已經超過12歲,只能當伴郎。
對此,中壢宏其婦幼醫院長張紅淇指出,受孕時年齡滿34歲,可稱為「高齡產婦」,懷孕期的高危險妊娠機率較高,生產時的併發症與嚴重程度也較高,對母體與胎兒的健康危害較大,高齡產婦容易面臨較高的風險,年齡大,體力也較差,常常導致懷孕時身體不適,張紅淇鼓勵大家要重視家庭的價值,不要只忙於事業、工作、買房、買車,要花時間經營感情與婚姻生活,不能等到所謂經濟基礎穩定才生育,他還鼓勵醫院未婚護理師參加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未婚聯誼。
衛福部政務次長蘇麗瓊在「獨居未婚高齡女性老年準備之探索研究」中指出,臺灣老年人口,女性比例高過於男性,臺灣女性平均餘命高過男性,老年人口趨向女性化。多數國家仍偏向以結婚為社會常模,對未婚單身常有莫名的負面刻板化印象,被認為破壞傳統女性家庭生命歷程的常規,所以老年女性在最後一段的女性生命週期中是不被看見的,老年未婚女性最後一段生命經驗是被忽視的,所以兼具「女性」、「老化」、「未婚」、「獨居」特質者,缺乏因婚姻而牽動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也無法養兒防老,如何處理老年準備,值得由其生命歷程探索研究。
徐乃義指出,結婚,不婚都是選項,想結婚,就要有成熟態度,維護家庭幸福美滿;如果選擇不婚,更要加倍規範未來的人生,以免造成自己及社會負擔。
原本是可愛的花童,一眨眼變成伴娘伴郎,很快變成新郎、新娘。